近日,在凤阳县黄湾乡吴窑村撂荒地整治现场,伴随着挖掘机、旋耕机的轰鸣声,昔日的撂荒地通过清理、平土、翻新,土壤散发出特有的芳香,重现生机活力。而这只是全乡7个村(社区)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黄湾乡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把宜机化改造和土地托管作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粮则粮、宜特则特,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
压实责任“强保障”。黄湾乡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传达省市县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对全乡撂荒土地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撂荒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逐地块进行核查并摸清土地的承包关系、面积、现状等情况,制定复耕计划和措施,明确目标任务,摸清底数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为实施集中整治打牢基础。
积极宣传“广动员”。黄湾乡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家粮食安全、土地承包经营责任以及撂荒地整治的有关政策要求。此外,还将耕地保护补贴、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纳入宣传内容,调动群众自主复耕复种的积极性。
分类实施“复生产”。黄湾乡对排摸出的撂荒地,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整治,对小面积分散的撂荒地动员群众自行复耕复种;对面积较大的田块,落实奖补政策,激励调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复耕复垦复种,尤其是对外出务工或无劳动能力等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代耕撂荒地。同时,鼓励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主动作为,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为农户复耕复种提供帮助。
跟踪督查“促实效”。黄湾乡采取“日统计、周通报”的工作机制,定期对各村(社区)撂荒地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在全乡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同时,工作小组不定期对各村(社区)撂荒地整治进度、质量等进行实地走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立行立改,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度缓慢和质量不高的相关责任人及时约谈提醒,以纪律监督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黄湾乡将继续压紧压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唤醒”撂荒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护好“粮袋子”(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