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五河镇
五河镇:盘活“烫手山芋”企业生产忙
来源:管炜 2023-12-08 10:12:29 责编:李伟 许梦源 谷京荣

12月7日下午,走进位于岳西县五河镇的一座桑枝木耳基地,6名群众正在大棚内采摘桑枝大花菇,另外2名技术工人正检查桑枝木耳长势。

而就在一年半前,这家名为思民生态农业的企业正面临困难。2021年,因销售困难,该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并欠下农民工资、田租、贫困村分红等130余万元,村民要债声不断,企业久无发展。

2022年,五河镇通过双招双引,引进碧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鼓励、支持该企业接手运营思民生态农业。

“奔着五河的营商环境而来。”碧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碧涛对于搬至五河,直言不讳,但对于接手“烫山芋”,起初她是拒绝的。“一个企业面临破产肯定有它的原因,接手企业,挑战太大!”汪碧涛说。

通过流转改造闲置厂房,从签约到生产,碧涛农业在五河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乡镇企业服务人员在落户过程中,积极沟通,三天两头跑。投产后也一直关注企业生产情况,这无疑给我了接手的信心!”打动汪碧涛的,还有五河的群众,茶叶采摘加工、厂房装修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各村群众的工作热情也是汪碧涛接手的重要原因。

如何让停产企业重新“活”起来,镇企齐发力才是正解。

想开工,遗留的复杂账目问题摆上台面,欠账得用钱还,消库存势在必行。

之前2万斤干木耳和香菇库存,通过整理、复晒,得到13000余斤可销售成品,通过中石化平台、老客户、政府对接加工企业等销售渠道,不到半月就销售一空。

在此过程中,五河镇纪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债务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等相关工作,镇村合力,历史债务问题得以形成有效方案,思民生态农业获得了喘息之机。

为了让企业不再重蹈覆辙,五河镇积极对接外地桑枝木耳企业,并组织实地学习。

在交流学习中,汪碧涛了解到接手前,只有春秋有鲜品上市,且产品结构单一,品种跟不上市场,也得益于多次外出学习,汪碧涛成功引进桑枝大花菇、耐寒桑枝香菇、桑枝赤松茸等新品种。新品种的加入,不仅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也让企业实现了持久生产,鲜品销售全年不断。

目前,该企业养殖有桑枝大花菇10万棒左右、桑枝香菇耐寒新品种10万棒、保留6万棒黑木耳和4万棒白木耳,培育了10万棒桑枝赤松茸。

不仅引进新品种,五河镇和汪碧涛还积极邀请本地、外地专家对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并加大技术投入,发明新专利,目前已有2项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菌包配方等技术改进,在试种中,产品质量从色泽和口感得以优化,废品率得以降低,成品率得以提高。

如今,通过镇企合力盘活,该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并实现全年运营,当前,第一批成品香菇即将进入大规模采摘,前景向好。汪碧涛正积极落地赤松茸产业,希望为乡村振兴,群众增收助力。(管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