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西园街道岳西新村社区现有注册志愿者1562名,占辖区常住人口比例28.9%,先后成立育苗科普、宁岳亲子、桑榆代跑团等12支队伍,实施打造了“育苗青少年科普”“退役不褪色”“行知学堂”等10余个项目品牌。每年常态化、规范化、多元化开展红色宣讲、文化传承、科普讲堂等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先后获评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日前,岳西新村社区又获评合肥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一、加强组织引领 创新渠道载体
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牵头抓总作用,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工作优势,广泛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以党建引领志愿公益,以共治促进共享,协调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资源,构建科学周密的组织体系,着力将志愿服务与社区其他工作融合发展、同频共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
二、强化阵地建设 完善志愿服务
社区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整合资源,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悦书房望岳书阁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社区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充分依托现有阵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把志愿服务同创新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一方面,根据居民需求设置志愿服务项目,如公益宣讲、助贫助残、爱老敬老、文明劝导、环境保洁、科普教育以及红十字急救等。通过项目的开展,使居民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社区积极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开展共建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如与街道文明办共同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活动,与岳西新村幼儿园开展“龙舟载童心 彩绳寄希望”主题志愿活动,与物业公司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等等。软硬平台的搭建,使志愿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统筹志愿资源 丰富服务内容
岳西新村社区积极响应号召,于2019年4月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同时将热心公益的退役军人凝聚起来,组建了由11人组成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切实打造富有军人气息、彰显退役军人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动退役军人志愿工作有序开展。服务队成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各项工作中来,如:疫情防控期间在小区出入口值班值守、区域性核酸检测信息登记、秩序维护、文明创建期间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等等。这支由退役军人组建的志愿服务队队员,虽然脱下了军装,却脱不掉军人的情怀与担当,以实际行动履行着“献完青春献终身”的心愿,把社区当“军营”,把居民当“战友”,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服务在社区各个角落,用坚持和坚守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平凡的志愿行动也在安徽日报、合肥日报、安徽新闻网等媒体进行了刊登。
此外,社区根据辖区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的现状,结合新业态党建工作,成立了“桑榆代跑团”志愿服务队,主要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跑腿代买代办服务。“桑榆代跑团”志愿服务队成员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工、辖区快递物流企业员工、菜市场个体户组成,代跑团以包保到户的方式,通过与辖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添加微信、发放联系卡片等方式建立关系网络,针对老年人对药品、蔬菜、办理缴费业务等需求无偿提供代跑帮办服务52余次。社区链接社会资源,探索打造“为民直达 情系桑榆”岳西新村社区特色志愿品牌,努力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落实在社区,让老人在社区畅享幸福快乐的晚年。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和探索、观察、思维以及表达能力,使青少年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岳西新村社区成立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育苗”青少年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向社区青少年宣传科普知识7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176小时,受益青少年1812人。 同时在辖区最大的岳西新村小区入口处,设置科普长廊近30米。定期更新天文、地理、生物、科学等青少年感兴趣的科普知识,有助于寓教于乐。
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科普活动室为载体,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志愿者为辖区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如科普小实验、急救知识、人工智能等青少年感兴趣的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35余次,有效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该项目还入选2023年第二季度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王丽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