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不能因老就老,居民需要新生活!”“要增加健身场地,势必就要减少小区里其他设施,这很难两全……”“我不同意减少绿地!”一场“四方汇”议事会在安徽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福禄园商住小区里激烈展开。
“‘四方汇’是我们结合福禄园商住小区实际建立的由居民区党委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共同参与的四方议事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汇聚多方合力,以满足居民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为落脚点,共同解决小区热点、难点问题。”海恒社区党委负责人介绍。因着“四方汇”,一个老旧小区一步步焕发内生动力,走向幸福之路,“四方汇”也成为海恒社区重实践建新功的有力抓手。
以党建引领聚“福”民之力
福禄园商住小区建成于2001年,共57幢多层住宅、1435户住户。由于小区建成早,功能设施配套不完善,历任业委会和物业又想不到一起,各唱各的调,小区管得差,不稳定因素还多。居民投诉、举报,物业罢工撤场都有过。
总结经验教训,近年来,海恒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加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入手,带领福禄园居民区党委全力打造“红色业委会”,创建“红色物业”,以加强党的领导打通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之间工作不通、机制不顺、感情不融等壁垒,积极带动党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形成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四方汇”,在党建引领下同向发力,构建幸福社区治理共同体。福禄园商住小区业委会中党员比例逐年提高,业委会年龄结构年轻化,党员人数占成员数的半数以上,物业有了自己的党组织。
以解民之忧展“福”民之姿
针对主干道堵塞、小区停车难,“四方汇”协商、决议、公示后,由业委会与物业签订“代建代管”协议,进行车位改造扩建,扩建后小区内机动车位达600余个,非机动车位达400余个,小区停车难问题得到分区解决。同时对主干道进行拓宽,还路于民。
针对居民健身难题,“四方汇”选定将小区一处1000多平米的空闲地建设成多功能篮球场。树木移栽、平整地坪、铺悬浮式运动地板……仅用40天,一个绿树环绕、功能齐全的笼式多功能篮球场建成投用,小区居民纷纷点赞。这个笼式多功能篮球场,不仅是篮球场,也同时是乒乓球场、儿童游乐场、群众健身苑,这其中凝结了“四方汇”、共建单位和志愿者等多方的智慧和汗水。
今年以来,“四方汇”成功解决了健身场所、楼顶违建、车位改造、志愿服务广场改造、晾衣架、停车位改造、垃圾分类、口袋游园、围墙重建、路灯亮化、道路改造等40余个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老小区华丽转身呈现新面貌。
在解决问题中,“四方汇”建立完善了“说、听、议、评”四步工作法。“说”,依托“六情”大走访暨“书记接待日”等活动搭建“家门口”说事平台,让群众提出问题。“听”,工作人员积极倾听收集问题。“议”,召开“四方汇”协商议事会,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评”,问题办理后,办得好不好,办得满不满意,公开公示让群众评一评。
以基层治理显“福”民之效
“幸福的日子万年长咿呀咿子哟……”小区广场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冬日暖阳下,一群老人们饮茶话桑麻,其乐融融,一场敬老孝老茶话会活动正在开展。
“开心啊!有老年大学可上,有党群中心可去,吃饭有社区食堂,理发都有上门服务,小区里再建个老年活动中心就更好了……”范金花老人开怀畅言。
“好球!”“加油!”一场别开生面的居民篮球赛在新建成的多功能篮球场上激烈开赛。
“这块场地,在施工时我就常来看,一直期待能尽快建好,我家小子特别喜欢打篮球,现在终于能实现他的‘篮球梦’啦!那个运球的就是了!”居民大张欣喜地指点着赛场。
夜幕底垂,志愿巡逻队员开始巡逻,守护小区平安……
“四方汇”着眼于“福”,立足于“效”。海恒社区党委将福禄园“四方汇”力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参与小区服务,孵化出“邻聚里”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小福志愿服务队”、“义警巡逻队”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推行党群服务中心延时服务,实现8小时之外服务不间断,因地制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营,制定为民服务清单,开展义务巡逻、应急防护、便民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3000多人次,受益群众160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搭起党群“连心桥”,让基层治理力量由“相汇”到“相融”,由“相融”到“共赢”,开出幸福方,画出“同心圆”。(孙晓莉 褚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