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保定街道团洲村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念好“质”“学”“能”三字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注重源头管理,统筹型发展提“质”。团洲村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按照村党组织初审、街道党工委复审、区委组织部终审三级联审,认真把好党员队伍“第一道关口”。根据党员发展计划,前移培养关口,打破先申请、后观察、再培养的惯例,建立“早发现、早选苗、早培养”机制,由“等上门”转变为“领进门”,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后备人选库。目前,已有6名后备人选。加强对后备人选的培养,提前开展结对帮扶学习、参与组织锻炼,帮助其端正入党动机,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为记录好发展党员全过程,制定发展党员阶段性材料清单,对照发展党员的5个阶段25个步骤,将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所需材料规范编入党员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全流程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使发展党员管理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
丰富教育形式,立体化教育促“学”。为打造好党员分类管理的主战场,让党员教育管理有温度,针对不同党员群体,量体裁衣,以“五式”(在职党员“目标式”、无职党员“设岗式”、流动党员“跟踪式”、特殊党员“关爱式”、后进党员“引导式”)工作法推进党员分类管理。针对在职党员,加强政策、方针及各类专题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和为民服务的技能,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2次。针对年老体弱的党员,团洲村党委定期组织村选调生及年轻党员主动送学上门,为老党员读原文,帮助老党员学习。截至目前累计为此类党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5次。针对流动党员,团洲村党委邮寄必学书籍,并利用微信群及时推送相关学习信息,目前共有15名流动党员,已全部加入到微信群中,确保了流动党员学习不落队、跟得上。
突出示范引领,功能性培养拓“能”。扎实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组织党员以志愿服务等形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党委-党小组-党员联系户”架构,注重整合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五老”队伍力量,发挥好老党员作用,推动村干部、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10月26日,团洲村党委召开了同心板凳会,积极收集民声诉求,谋划村发展思路。目前已收集党员群众建言献策7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工作,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根据党员的特长、职业、年龄、兴趣爱好等情况,分级分类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多渠道、全方位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有效激发了党员服务活力。(陈娩彤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