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24日在肥东县举办的皖中片区农村改厕座谈会暨农村改厕经验交流培训班上了解到,目前皖中地区改厕任务主要为旱厕改造、卫生厕所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和农村公厕建设管护,各地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完成任务。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是我省农村改厕“提质年”,各地要切实提升改厕质量,确保新改厕所不出问题;要发动好群众,选择好模式,统一好标准,把好验收关;要主动研究解决改厕问题,比如防雨水与防渗漏问题、防冻问题、无害化效果不明显问题、管护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质量监督审查问题等。
标准是保证改厕质量的法宝。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在没有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各地要严格落实国家标准。
据介绍,2017年至2022年,皖中5市累计改厕124.9万座,占全省改厕总量的33.1%。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以上,支持各地推行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建设,每个县奖补700万元。中央财政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也主要用于后续管护,符合条件的都可申报。
今年年底前,农业农村部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督查、改厕质量大比武。省农业农村厅将开展新建厕所质量省级抽查,每个市抽查一个县。同时,将继续全覆盖开展第三方电话抽查。
与会人员参观了肥东县牌坊、众兴、白龙等3个乡镇的农村改厕现场,考察了肥东县改厕模式、改厕与生活污水统筹治理模式、问题厕所整改模式和长效管护体系运行等。
肥东县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村改厕多元投入机制,2017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农村“厕所革命”资金3亿多元。目前,肥东县共建成卫生厕所8.5万户、粪污资源化利用点18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行政村管护和常住农户管护覆盖率均达100%。该县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