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路社区:创新思路举措 构建平安建设新格局
来源: 时阳 仲名山 孙雨静 2023-10-25 10:15:03 责编: 余红霞

强队伍、建阵地、搭平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强化驻地单位、居民群众、企业商铺之间沟通联系,对辖区内涉及民生、全局性、联动性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进行决策研究、协商处理,凝聚多方力量和智慧共筑平安法治社区。 

纵深推进,普法宣传由“浅”入“深”

为强化树立平安建设理念,龙河路社区将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融入到各类平安创建工作中,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举办讲座、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入户走访等方式向居民宣传反电诈、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禁毒、扫黑除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相关法律政策和防范知识,让广大居民详细了解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利用小喇叭、居民微信群转载发布平安建设相关图文、视频和音频,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线上+线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除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之外,社区还将公共法律服务纵深推向居民,从单纯为群众矛盾化解到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真正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为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打下坚实基础。

汇聚力量,基层队伍由“小”变“大”

聚焦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难点问题,社区建立了由网格员、红色小管家、法制宣传员、执法人员、社区管理人员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打造自上而下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逐级化解。网格员协同“红色小管家”开展常态化走访服务群众,努力做到人员底数清、矛盾纠纷清、群众需求清、风险隐患清。在社区居民之间遇到矛盾纠纷时,网格员和红色小管家们作为矛盾纠纷一级调解员,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以“拉家常”为突破口,将矛盾纠纷解决在“一线”。

近日,家住西园南村小区的刘女士与楼上邻居李某因管道漏水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后发生激烈争执。接到居民求助后,网格员陪同红色小管家一同上门了解详细情况,并在现场开展调解。经过多轮协调,多次协商后,矛盾双方在社区网格员和红色小管家的调解下最终达成友好协议,答应平摊经费,一起将主下水管道外移,以墙外走管道排水的方式从源头解决漏水问题。至此,一场尖锐的邻里纠纷得以及时解决。

多向融合,化解效能由“弱”变“强”

为发挥小区多方共治作用,社区不断延伸法治触角,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警务室、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等多方力量融为一体,打造出一支学法、懂法、普法、用法相结合的法治领导小组,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针对矛盾纠纷等日常化、琐碎性事务,法治领导小组为居民免费答疑解惑、普法维权,并实行成员信息公开示制度,在小区入口、公示栏等处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全面提升居民找法、询法、问法的积极性。社区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专家座谈等主题活动,有效提升法治领导小组化解矛盾的效能。

2023年8月,家住立雪轩小区的业主王女士,在楼道内堆放了花盆、纸盒、破旧家具等大量杂物,挤占了公共通道,影响环境卫生,影响他人出行,还容易引发火灾,社区网格员、红色小管家以及周围邻居们为此事跟王女士交涉过很多次,都被对方出口骂回。多次沟通无果后,社区组织法治领导小组在物业负责人的陪同下,联系业主和周围邻居,共同设法解决问题。了解情况后,据王女士描述其房屋只有54平米住了4口人,家里空间较小老母亲又舍不得将旧东西扔了所以在楼道内堆放,并且认为家门口的楼道自己有使用权。法治领导小组现场向王女士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物权法》等普法宣传,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楼梯通道等属于公共通行的部分,应属于公共部分。业主未经其他业主同意堆积杂物在楼梯通道,是对其他业主共有权的侵害。经过与王女士的细致沟通,王女士认识到了自家在楼道堆放杂物既不合法也有安全隐患,当场对杂物进行清理并保证以后此类行为绝不会发生了。(时阳 仲名山 孙雨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