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阜南县王堰司法所立足于“一个评理说事点就是一个普法阵地”的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讲、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提高群众法治观念,有效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村里的‘百姓评理说事点’还真管用,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近日,王堰镇蔡郢村村民蒲某某逢人就说“百姓评理说事点”好。原来,他与邻居史某某耕地相邻,因地界不清,史某某私自卖了两家地中间的两棵树,两家人还差点为此大打出手。蒲某某找到蔡郢村百姓评理说事员诉说此事,要求调解纠纷。
村里“百姓评理说事点”的信息员闻讯后,立即组织成立由说事员、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以及本村老党员三人调解小组,到两家进行调解,经过实地测量,核对地亩本,发现史某某长期占用蒲某某的耕地,地身是南北结构,南头占10公分,北头占60公分,而史某某卖的两棵树就有一颗在北头占的60公分内,树木直径大概是40公分,共卖700元。蒲某某十分气愤,要求史某某不仅要返还一颗树的钱(350元),还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据悉,史某某低保户,丈夫去世多年,家中还有一个精神病儿子,母子俩生活困难。调解小组来到蒲某某家中表示理解其心中的不快,并耐心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史某某家庭的困难之处,最终蒲某某同意只要350元的树钱,经济损失就不要了,以新地界为限,双方握手言和。一场可能被激化的矛盾被及时就地化解。
王堰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百姓评理说事点”工作模式。各村“百姓评理说事点”以村人民调解室、法治文化长廊、凉亭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村里老党员、老村干、老乡贤、老教师等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作用;整合“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业司法团队,为“百姓评理说事点”提供法律服务支撑,让群众在“唠家常”的过程中,把人民群众诉求和意愿收集上来,把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出去,把邻里之间的隐形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截至目前,王堰司法所共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50余场次、收集社情民意30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50余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