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特色产业
高楼镇做好“土特产”文章,小菊花变“致富花”
来源:吴兆阳 2023-10-07 15:02:44 责编:何雪峰 许雅婷 喻寒松 夏朝阳

67470da51c013ddb33b85e27e0feac2

近年来,灵璧县高楼镇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模式,依托土地流转、大户带动,在高楼17个村种植了6000余亩菊花,实现了菊花规模种植。镇内成立菊花加工厂3家,建立了“绿舟农”等菊花品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300余人,真正将菊花做成高楼“土特产”。

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在“土”字上谋实招。该镇建立行政人员包村制度,落实层层包保责任,以行政包村为抓手推动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抓实落细,推动土地流转工作;通过专家座谈、村民沟通,研究确定并推广菊花规模种植;做好群众工作,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充分运用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基础,日常走访群众,推广菊花种植技术,宣传菊花种植优点;加强合作社与村民沟通,定期组织召开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对菊花种植中的难点、疑虑及时解答。

完善发展产业链条,在“特”字上求实效。高楼镇完善菊花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自觉参与菊花种植;依托扶贫工厂、农业合作社建立菊花加工厂,真正实现采集、烘干不愁不靠;依托S302省道及与江苏接壤的天然交通便利优势,参与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多渠道宣传高楼菊花品牌,通过电商及线下批发、零售结合的方式销售菊花,做好“菊”文章,使销路有着落,增强群众种植菊花致富的信心,让菊花成为高楼特色种植项目。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在“产”字上做文章。近年来,高楼镇多次组织菊花种植农户培训,邀请县专家讲谈菊花种植技巧;定期开展菊花种植座谈会,召集菊花种植户谈心得、谈体会、谈困难,对种植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归纳处理。建立党员帮扶机制,及时登记菊花种植中遇到困难的群众,联系党员种植大户帮扶指导。

实现信息联动,将天气预警及时通过微信群发送,及时提醒农户进行菊花养护;加强合作社之间联系,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菊花种植技巧;加强技术培训和信息联动,高楼镇菊花每亩纯收入6000元左右,比传统作物多收入4000元以上。(吴兆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