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辖区内居民饮食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居民吃得放心,食得开心,近日,肥东县包公镇包公社区开展“食品安全大抽查”专项活动,当好食品“安全员”、“抽检员”、“服务员”,用“真查真改”赢得百姓餐桌上的“好口碑”。
深入摸排,瞄准重点场所
加大检查力度,针对辖区内餐馆、商超、加工厂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开展溯源式、地毯式的食品安全检查行动,询问食品购买渠道,重点检查食品保质期是否过期、食品加工过程是否卫生、餐具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餐馆环境卫生是否达标等具体问题。实行“一店一册”制度,详细记录暴露或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注明整改期限,制定条目式检查单,保证重点场所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和一次整改回访。
广泛宣传,提升安全意识
注重线下宣传质量。结合具体业务工作,每周至少开展5次“下村组、进家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页、播放宣传音频,签订宣传知晓单,让宣传多跑路,隐患少发生。活用互联网宣传手段。通过包组联系微信群、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朋友圈等线上平台,发布宣传材料,涵盖海报、视频、问卷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危害影响等重要内容。
定期通报,推动整改落实
推动通报与整改双向进行。每月通报本辖区内食品安全排查结果,注明隐患点、检查时间、情况说明、整改要求等具体内容,确保通报内容传达到相关责任人,确定整改期限,由社区安全员负责隐患整改监督,未完成整改要求的相关单位将加大排查力度。实行“百分制考核”制度。制定社区食品安全“十要”“十不要”规章,细化排查加减分细则,根据每月排查打分情况推选出“包公社区食品安全放心店”,分数较低的个体店落实整改要求,接受安全员回访监督。(高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