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凤阳县武店镇金土地家庭农场种植的红高粱地里,一棵棵红高粱穗粒饱满,在阳光的照射下,红灿灿,沉甸甸,圆鼓鼓的穗儿弯下了腰,呈现出一派秋色怡人、丰收的景象。
“我们家庭农场种植的红高粱都是优质耐旱抗倒伏的品种,今年长得这么好,这与天气适宜及选择的红高粱品种和管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技术指导,通过精心运作,才有这么好的长势。”金土地家庭农场负责人钱静与丈夫李华珏看着长势可喜的红高粱笑着说。
金土地家庭农场地处凤阳县武店镇沙涧村,今年种植红高粱400亩,所选择的是红糯16和红糯19两个优质耐旱红高粱品种。“从2021年开始,通过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农技站提供技术,家庭农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将原来的稻麦连作调整为红高粱连作。种植红高粱,一律选择优质耐旱品种。”据钱静介绍,前两年种植的红高粱,亩产均达到八九百斤,都是与酒厂订单,按每公斤价格4元左右,亩产值达2000元左右,供不应求。今年7月份雨水多,8月份一段时间少雨,促使高粱控高旺长,对高粱长势很有益处。加之,农场选择的是优质抗倒伏耐旱品种,看着可喜的长势,红高粱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今年根据市场行情,价格基本上与前两年持平,酒厂订单晒干的高粱每公斤4元左右,预计亩产值可达到2000多元,今年农场种植400亩高粱产值可达80多万元。
“种植高粱比种植其他农作物风险性小,旱涝保收。高粱不仅能耐旱,而且在成熟时遇到连阴雨天气能延长收获时间,不像小麦等其他作物成熟了不及时收就会有损失。所收获的高粱在销售上是不成问题的,每年到收获季节,酒厂都会来车到地头收购,这边联合收割机一脱粒,那边车子就随时收购装运,而且给的价格也非常好,每斤都在1.4元左右。”钱静说。据钱静介绍,农场在小麦收获后就种植高粱,从种植到收获,农场都是以机械化运作,近年来,农场投资50多万元分别添置了东方红大型拖拉机、播种机、开沟机、打草机、大型喷灌机、大型自走式打药机等机械,在种植、除草、打药上,不但减少人力、省时,而且比人工起到了更大的效果。尤其是高粱在机械种植时,种子同肥料一起下,加上粉碎的麦茬,提高了肥力,1亩地精播也只需要500克的种子,并且机播得非常均匀。
据钱静介绍,农场在种植红高粱田间管理上除她的丈夫李华珏在机械运作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外,还需要大多的人力,所聘用的人员都是优先考虑脱贫户和监测户,忙时最多用13人,一般是六七人,在农场干活每天100元,让他们一边干,一边学,既增加收入,又能学到种植红高粱的技术。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目前,沙涧村已有6户村民种植红高粱30多亩。期间,家庭农场均为他们提供良种、技术、销售等服务,在种子、农药上,都是统一购买,比市场上便宜得多。农场按原价给他们,还贴运费。
“我多年在农场干活,不怎么累人,时间短,累人的都是机械来代替,干起活来非常轻松。像我这样的年龄也不能外出打工,在家门口一天能有100元的收入,还是很不错的。”沙涧村65岁的村民老王在家庭农场干活时高兴地说。
为鼓励引导当地群众特色农业种植,该镇党委政府切实为群众在技术、品种、市场等方面解决遇到的困难,为产业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通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带动,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目前,全镇已种植品种优质的红高粱4200亩。下一步,该镇将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