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小岗村创新建设“数字小岗”,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起乡村治理云平台,并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础,将“数字+”融入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各方面,实现智慧化、精细化、规范化的乡村智治,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合力。
数字搭台,夯实智治基础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现有23个村民小组,1049户村民。“数字小岗”是小岗村乡村治理的“智慧大脑”,集成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汇聚乡村多源多维数据资源,构建了“1+1+1”的云治理平台。
“1个数据库”即数据集成平台,通过乡村各种数据的采集、汇总、监测及共享,实现乡村数据一库全覆盖;“1张大地图”即综合展示平台,将土地、人口等乡村各种要素绘制成图,并整合到一张大图上,搭建乡村三维实景模型,实现乡村信息一图全知道;“1个小程序”即管理服务平台,针对基层治理需求和农民意愿,开发便民服务小程序,设置村民广场、美德银行、志愿服务、三务公开、便民服务等五大功能模块数十项应用场景,实现乡村服务一点全办理。
凤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表示,“数字小岗”的搭建,筑牢了乡村智慧治理之基,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多样、技术先进的乡村治理体系。
智慧赋能,拓展智治场景
“数字+”让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全方位、连续性地在“数字小岗”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构建党员群众学习互动平台,打破了传统宣传手段的“时空障碍”,让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指尖可得”;拓展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平台,除公告栏、户外显示屏外,还通过“数字小岗”及时发布三务公开信息,无论是在村还是外出的村民,都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村里发展近况,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优化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激发了村民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设置互动智慧屏、VR系统,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数字+”让网格管理更加高效。在原有“村—组—户”网格的基础上,“数字小岗”创新融入“微网格综合治理模式”,将乡村的“人、地、物、情、事、组织”六大要素全部融入网格之中。按照“把网格划小、让力量增多”的原则,广泛招募吸纳有意愿的村民加入网格员队伍,打造一支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基层自治力量。对于一户一档信息采集、党员群众诉求收集、美德银行积分登记、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等工作,网格员都可以通过“数字小岗”快速完成、随时更新、高效管理。借助全景AR可实时监控整个村庄信息,重点区域还可进行实时可视化识别,遇异常情况系统及时告警,通知网格员第一时间到场处理,以闭环管理筑牢平安乡村。
“数字+”让便民服务更加舒心。线上开通咨询、留言、建议等板块,方便群众随时反映需求或诉求、举报问题隐患、提出意见建议。群众提出的诉求通过“数字小岗”平台推送给村干部及网格员,可得到及时回应、快速解决。“数字小岗”小程序还集成了“N个智慧应用”,涵盖生活缴费等各方面应用需求,提供“一站式”在线便民服务,实现“人在家中坐,事在网上办”。自上线以来,平均每天有超过50人次使用小程序办理日常事务,村民办事少走弯路,更加省心。
激活三治,彰显智治活力
激活自治强动力。通过“数字小岗”平台,可有效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拓宽乡村事务议事决策渠道。凡遇重大事项,都会在“数字小岗”上公开征求意见,鼓励村民积极发表看法、参与讨论,与线下议事形成有效互补;上线“随手拍”,村民可用手机拍照上传想要反映的事情,如哪段道路损坏了、哪个路灯不亮了、哪个井盖该换了、哪段水渠被堵了等等,村民一键反映,系统自动提交,干部秒回即办,大幅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激活法治促和谐。通过“数字小岗”,村干部和网格员利用线上平台定期开展矛盾排查,及时开展调解工作,将邻里纠纷或苗头隐患解决在萌芽阶段,有效促进了乡村社会和谐和美。“数字小岗”也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新手段,村普法宣讲团、村民组法治宣传员、家庭法律明白人,均可利用线上资源学法懂法、用数字技术普法送法,配合线上法律咨询、司法救助等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全方位多形式推进乡村普法,村民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激活德治扬新风。将美德银行纳入“数字小岗”平台,开展移风易俗数字积分管理,村民通过该平台登记好人好事、公益活动、移风易俗、见义勇为、表扬表彰、垃圾分类等六大类积分,用积分可换取各种生活用品,年度积分前100名的家庭,还可优先参加村里各类评选表彰,让村民充分感受到“德者有得”。平台搭建以来,先后为积分家庭兑换超过7.5万元的生活用品。小岗村还在每户村民门前张贴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可查看“美德银行”积分信息,谁家积分多、谁家积分少,一目了然、一扫就知。全体村民形成了积极行好事、争相存美德的良好氛围。
“‘数字小岗’的应用,取得了多方面成效。”李锦柱表示,借助“数字小岗”平台,村干部从一些不必要的办事程序和纸质材料中解放出来,工作流程全面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可以更加专注地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办实事;“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从愿景变为现实,村民在家中通过手机反映问题问题、办理事务,已成为新常态;“数字小岗”赋能多元共治,有力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乡村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