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西潘楼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充分挖掘本地现有产业资源,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名片,做足做好产业发展文章,以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大户引领促增收,探索利益链接新模式。近日,在利辛县西潘楼镇于庄村的利辛县莉伟金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金果满园,瓜果飘香。该村探索“能人+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新型合作社模式。通过农户以土地等资源参股的形式,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将农户捆绑在产业链条上,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农户的“小手”。目前,合作社内种植美都西瓜、白凤水蜜桃、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产业200余亩,年产业效益50余万元,逐步发展成瓜果供应基地。
该村利用地理区位优势,鼓励农户发展特色蔬果产业,发展以种植白桃、西瓜为主要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不断鼓励农户带资入股,形成规模效应,降低风险。
企业带动做示范,打下产业发展强基础。西潘楼镇刘营村瓜蒌种植基地里成片绿油油的瓜藤下已结出硕大的瓜蒌。放眼望去,一颗颗瓜蒌圆润饱满,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藤下,一幅丰收景象。
该种植基地正是安徽顺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刘营村瓜蒌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亩产成品可达280斤,平均每年每亩收入在10000元左右。我们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15户周边群众务工。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流转土地300亩,集中发展规模设施及瓜蒌生产加工基地,当地群众既可以把土地流转给企业,也可以自己种植,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采购。”
该村将以种植瓜蒌为契机,通过引进优质特色品种,大力发展规模化特色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农户探索新思路, 村民致富“新良方”。近日,白芍已进入收获期,在西潘楼镇张集村白芍种植基地内,十多个工人正忙着在田间收割、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田间,白芍种植基地负责人闫廷志介绍道:“我这种植的10亩白芍,已生长4年了,亩产1500公斤左右,若干制成中药材约700公斤。目前市场上,尾芍售价在33元左右,四级芍售价在40元以上,亳州的中药材商定点收购,每亩效益在2万元以上。”
“闫廷志的药材种植为我村特色种植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我市作为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需求量大,产销对接,不愁销路。下一步,将大力推广药材种植,让种植中药材成为致富‘新良方’。”张集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武云峰说道。(刘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