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街道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解决“前分后混”的难题,使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责任包保到位。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城市管理部副职人员包保到社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包保到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包保到点位的包保模式。同时,定期现场召开垃圾分类培训会。从工作现状、重点点位、责任划分、工作内容等多方面进行现场布署,要求社区、业委、物业“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做到责任层层传导到人,工作件件落实落地。
奖惩落实到位。先后制定《生活垃圾投放点考核评分方案》、《生活垃圾奖补资金评分方案》等方案,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末端处置建设,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制定垃圾分类奖惩措施,倡导全民垃圾分类,全面助力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督导指导到位。城市管理部通过“日工作清单”,有效掌握辖区各点位每日餐厨垃圾自称重量等相关信息,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执行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同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通过红、黑榜等形式激励群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巩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截至目前,西园街道共有住宅小区62个,其中48个住宅小区已建成垃圾分类站点,占比77.4%;辖区常住人口59245人,每日可分出餐厨垃圾5余吨。
宣传引导到位。辖区学校多,因地制宜在学校及辖区单位设置分类垃圾桶,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建立系统化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截至目前,共分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500余本,张贴垃圾分类海报600余张,小区内悬挂垃圾分类横幅100余条,多形式宣传垃圾分类,促进辖区广大居民群众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初步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王丽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