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沟渠20多年没有清理过,得亏了张老队长。”86岁的汤奶奶笑着说。在张树生的带领下,今年,桐城市青草镇永庭村东风村民组一条长达1000米的污水沟渠被整修成了东风村民组的“景观渠”。
张树生是永庭村党总支第七党小组组长,今年4月,他主动找到村委会,要求负责清理一条污水沟渠。这条沟渠因为年久失修,淤泥、生活垃圾成堆,蚊蝇遍地,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村里找了几个工程队,都无人愿意接手。张树生带着几个年轻人用时27天,将一直困扰村民的“脏、乱”沟渠清理干净。
张树生今年75岁。他2岁时父亲去世,8岁上学,读到小学四年级,因为家里劳动力缺失、经济负担过重,他不得不辍学。“没办法,生活更重要。我不读书能省点钱,还能出工挣钱,母亲就能不那么累。”
回乡务农的张树生,没有气馁,虚心向前辈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工作任劳任怨。1974年被推举为生产队队长,当年带领村民在83亩田地上进行科学种田,将粮食总产由不到7万斤提升到10万斤,还实行稻油连作。次年将生产队3间草房改建成10间瓦房,创办集体毛笔厂。
1984年张树生创办个人企业,连续6年受到桐城县政府表彰,1987年荣获“安庆市先进企业”称号。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个人出资给全村五保户每人发放120元生活补助。1991年张树生受聘原陶冲制镜厂任镇办厂厂长,凭着一股冲劲,把一个无名小厂做成了桐城县“明星企业”。
“我是普通农民,没有什么文化,靠的是双手勤劳,凭的是热情向上。我是一名普通党员,我的愿望就是为党多做点事,为党的事业发挥光和热。”这是张树生朴实的言语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去年我被永庭村党总支任命为第七党小组组长,从那时起,我就积极带领党员开展活动,只要组织需要我,我都义不容辞地上。”张树生没有因为年纪大身体不好,就放弃学习,而是通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发展。
目前第七党小组共有14名党员,每月党小组活动全员到位,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他从不缺席。村民有了“急、难、愁、盼”,都愿意与老张说一说,邻里之间有了矛盾,只要老张来了,基本都能化解。
作为青草镇北大门的永庭村,一栋栋漂亮小楼,错落有致,居住舒适、环境优美;一条条硬化道路从村内连到村外,出行方便;口罩厂、塑料厂、制刷厂、茶厂发展有声有色,村民走进企业务工,农民变工人。
这些喜人变化,张树生看得清清楚楚。“如今年纪大了,只要党员同志们相信我,我多付出一点无所谓,我还是要继续做好党小组长,多为党做点事,心里感觉更踏实。”张树生深情地说。(程敏 黄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