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黄山
黄山抗美援朝老兵杜万智:踞守五圣山多次圆满完成侦察任务
来源:黄亚明 马继强 2023-08-24 14:40:27 责编:纵强 胡明兵 王逸群

我叫杜万智,今年90岁,1933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岳池县。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迅速在全国掀起抗美援朝热潮,有志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1950年底,我也响应号召,参军入伍。

那时我才16岁,担心家里人不同意,乘着爸妈不在家偷偷报名参得军,父亲做完买卖回来,我还假装试探他,“爸,我当兵去朝鲜打美国鬼子好不好?”“好啊,好男儿就该如此!”没想到父亲很赞同,可不敢试探母亲。离家那天,我还刻意躲着母亲,低着头躲在队伍中间,生怕被她发现了把我拉回家。后来每每想起走之前都没有和母亲告别,我都非常的后悔。

参军后,我们在新兵营里集训了一个多月,之后就从四川岳池来到了陕西宝鸡,然后我们从宝鸡坐火车到了辽西县集训了3个月。1951年5月,我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二师入朝作战,别看我年龄小,但人很机灵,到了朝鲜后,我被分到了志愿军2师师部警卫排,负责朱光师长的外勤警卫工作,贴身保护首长安全。

那时候当警卫员扎着腰带背着一支卡宾枪和一支驳壳枪,别提有多神气了,可没过多久,我就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有个营的炮阵地部署被敌人知道了,遭受敌机轮番轰炸,好多战友都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部队开始缩小机关,扩大连队,我不断地向师长请求到最基层去,就这样我就从师部警卫排调到了29团一营营部侦察排,从机关走到了战场的最前沿。

微信图片_20230819174941_1

从1951年底到1953年7月,我一直驻守在五圣山,侦察敌人的排兵布阵情况。那时彭德怀司令员曾明确指示: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微信图片_20230820105257_1

第二排右二是杜万智

我所在的哨所就在五圣山的一个无名山包上,再往前便是美军控制地区。那个山包最开始没有任何工事,我们到那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坑道、防空洞和观察所,既要便于观察敌人的动向,同时又要尽可能保证自身安全。

哨所离敌人前沿只有一千多米,这是多方考证后的最佳距离,远了难以侦察敌人的部兵情况和阵地的布置情况,近了就是活靶子,一旦开火根本来不及躲避,尽管我们的观察所很隐蔽也很坚固,但在敌机密集的侵扰与轰炸下,危险仍时刻存在。

有一次敌机打了一个“红色炮弹”,落到我们的观察所,“坏了坏了,我们是活不成了……”我们的副营长面若死灰绝望地念叨,之所以那么恐惧,是因为一般炮弹炸了是黑色,红色是信号弹,只要哪里落下信号弹,随即就会遭到敌机的轮番轰炸,直至将那个地方夷为平地。

万幸的是凭借着战斗经验,我跟战友们躲过了这次轰炸。然而并不是每次都能这样幸运,没过多久我就在另一次空袭中受了伤。1951年冬季的一天,我与林参谋一起下山执行侦察任务,却没想到在敌人的封锁线内,遭遇了美军飞机的连环轰炸。

密集的炮火炸得我们根本抬不起头,只能静待敌机飞过之后,再继续前进。那时敌人弄炸弹不是弄一个而是弄一串,我们走到山沟就遇到了“串儿弹”,林参谋很有经验,知道炮弹打过那个地方基本上不可能再次被轰炸,但我是头一次遇到,在躲避的时候眼睛被炸伤了。

炮弹打过以后,我捂着眼睛满脸的血,大声呼喊着林参谋,林参谋的耳朵也被炮弹震聋了,因为这次的受伤,我的右眼角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也是那次战斗中留下的特殊“勋章”。

1953年,我们指挥所的前沿有一个敌人的步兵指挥所,副营长吕正则安排我与另一名战友前去侦察,核实敌人的炮阵地是不是这个地方。

微信图片_20230820105259

可一路过去遍布敌人的封锁线,又是机枪又是炮,又是照明弹又打照明灯,根本没办法抬头,只能匍匐前进,从早上一直到晚上,我才与战友趁着夜色,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顺利到达步兵指挥所,我们终于核实清楚了美军炮阵地的位置后,又悄悄返回了指挥所。依靠这次核实回来的资料,我们营彻底摧毁了敌人的炮兵阵地,我也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炮兵侦察器材,有炮对镜用于测量,有图板用于计算

停战时在前方指挥所合影(杜万智左边第二个,正在操作炮对镜)

1953年7月27日停战后,我才从五圣山撤下来,之后就从朝鲜回国了。回国后,我继续留在部队服役,1954年因工作成绩显著,又被记三等功一次。1957年,我被炮二师选送到北京一炮学习导弹,1959年被分配到原武威炮校801团,1963年开拔到酒泉导弹发射基地任“地对地”导弹发动机排排长。1965年原第二炮兵成立52基地,我被调入基地工作,直到1979年,我转业到地方,直到退休,如今和老伴在黄山安享晚年。

微信图片_20230820105300

今年初,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带着市“军魂荣光”退役军人留影志愿服务队一行人专门来到我家,在党旗前给我拍照留影,同时还带着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过来采访我,不久,我的专题访谈《【勋章】杜万智:从警卫员到侦察兵》就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栏目播出。

微信图片_20230820105258

 

更让我高兴的是没过多久,那次安徽广播电视台过来采访我的马记者,在蚌埠采访时发现了和我同一批参军入伍的战友谢文明,他儿子和我儿子也是同一批入伍的,几经周转,我们终于联系上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那个小伙子还专门跑到我家,让我们通过视频聊了好一会,没想到通过采访让我们恢复了联系,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事啊。

微信图片_20230820105301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今年都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了,希望更多活着的战友能像我一样,联系到失散多年的老战友。(杜万智口述 黄亚明 马继强 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