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巍岭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岳西调研
来源:周丹若 2023-08-24 10:24:43 责编:许梦源 夏朝阳 实习编辑 李子彦

8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安徽岳西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岳西县巍岭乡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实地深入茶园、茶厂调研参观,探寻岳西县茶产业发展新方向。

该合作社理事长王随新正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代表,2016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方式,流转茶园进行有机化改造,建设了一座无尘化生产加工厂,带动当地茶农实现增产增收。

合作社的茶园里,一行行茶树上下错落排布,在山坡上连成凹凸起伏的一片,这是巍岭乡的一座山头,海拔约在900至1000米间,种有茶叶约200余亩。这片茶叶均为土地流转前就种下老的群体种,大多主要枝干已有胳膊粗细,叶片明绿油厚,经过时能闻见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是高山茶叶独有的香气,是高海拔地区云雾、降雨、光照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了解,雨思忆茶园全部为有机化种植,这也是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高山翠兰能拥有上品色、香、味的原因。茶园施肥均采用有机肥和炭基肥,绿色环保。以当地大量种植的茭白的茎秆回收加工后作为肥料铺撒土中,还可以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茶园除草均为人工机除,杂草又通过“埋青”的方式堆肥回归土壤,同时针对病虫害的管控,茶园建立了检测站进行实时检测管控,保证茶园零农药。

“狠决心剔杂质,炭火烘焙提品质”,像这样张贴的标语、规章制度在茶厂中醒目可见,处处彰显着雨思忆合作社的理念“做有态度的放心茶”。茶厂目前有3条生产线,分别为岳西翠兰、炒青、红茶,均已实现全机械化生产,从鲜茶到干茶一条生产线2人左右,日产就能达到2000斤左右。

目前,合作社每年可达到满负荷生产的30%,收益约为四五百万元,产出的茶叶主要面向高端市场,并通过与罗源场品牌合作,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打造岳西翠兰品牌效应,市场价值不断增加。

除此之外,还通过茶园流转的方式将原有的小规模、区块式转变为连片式,不仅利于精细化标准管理,更为茶园实现机械化种植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里是岳西县首家尝试应用物联网的茶园,基地和茶园已实现物联网全覆盖生产线,从茶园种植、管理到茶叶采摘、加工,再到最后包装销售可全程追溯。未来,物联网会将迎来智慧化发展,生产管理将进一步自动化,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的方法之一,实现茶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科技赋能的关键之举。

“通过发展,目前合作社产值超400万元,已成为巍岭乡产业产值最大的经营主体,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销售全流程具备成熟的产业线。每年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人均增收不少于3000元。未来,合作社还将不断创新,与乡村一起探索发展具有特色的田头经济、茶旅融合、茶文化、电商提货系统等产业综合体,开发茉莉花茶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的人就近就业,助力乡村早日振兴。”王随新表示。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茶产业作为岳西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未来也必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为广大百姓打开致富之门,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加实践内涵。(周丹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