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街道杨村:“四部曲”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 杨晓俊 2023-08-22 22:41:35 责编: 聂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杨村在党建引领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答好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以“产业强、环境美、文化活、幸福长”为发展目标,奏响“四部曲”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奏响“组织引领”主题曲,撬动乡村发展“新引擎”。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杨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村民为主体、党员为主力”的工作格局,激发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规定每月10号为主题党日,开展各类活动如主题党课、专题讲座、重走红色革命基地、带领党员干部到美丽乡村示范村实地参观学习等,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业务知识与党的最新理论相融合,增强主题党日活动实用性,助推乡村发展。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服务群众惠民生,成立志愿服务“帮帮队”,关注弱势群体,结合当前防返贫“六类人员”的摸排台账,“帮帮队”党员志愿者们为儿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送温暖,帮助其打扫卫生、跑腿买菜、量血压等;对没有经济来源的因病致贫家庭进行帮扶,帮其办理慢性病证、尽可能争取帮扶政策等。2023年以来,“帮帮队”共计开展服务40余次,真正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有求必应”,帮群众最“难”的事、做群众最“盼”的事。

奏响“产业赋能”进行曲,打造富民强村“硬实力”。产业兴,则乡村兴。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杨村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一是发展种植、养殖业。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扎实开展宣传阵地建设,多渠道向群众宣讲政策、培训种养技术,激发致富热情,鼓励带头致富、引导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当前不少村民选择西瓜、甘蔗、水稻、油菜种植和鱼、虾养殖业等,2022年新增菊花种植100余亩。目前杨村杨滩小龙虾养殖大户,养殖面积达到1000多亩,年均为杨村集体经济带来30余万的创收。二是做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杨村区域内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有农业的装备水平,同时还能促进农民的增收,2023年集中流转土地1900余亩,从之前每亩330元提升到每亩500元,为农户每亩增收170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三是盘活闲置资源。在充分争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决议,将集体共有水面、闲置房屋进行出租,为杨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同时积极引进“十里杨村农业生态园项目”,流转荒地30余亩,为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

图为农民在田间采收菊花

奏响“生态强根”协奏曲,共绘生态宜居“新画卷”。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杨村一方面坚持维护村庄日常清洁,配备5名“小扫员”,每日不间断对村落垃圾进行清扫,同时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村居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围绕居民生活垃圾清理、沟渠清淤、柴草乱堆、漳河边上白色垃圾治理等工作,集中攻克人居环境整治梗阻,2023年以来共计开展环境整治10余次。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共改厕184户;投入10万余元对干三路两侧范围内污水、乱搭建进行治理,推进70厘米错车道硬化、局部小绿化,拆除乱堆放和乱搭建10余处,绿化约200多平方米,建成1.5公里村道亮化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又将新增30余盏路灯;2023上半年新建成2处停车场、1个文化健身广场等,村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积极宣传落实当前三山经济开发区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鼓励村民参与支持,共商共建宜居村庄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筹资中。

图为村级一体化卫生室建设工作

奏响“文化铸魂”交响曲,增强文明风尚“内动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为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杨村新建1处快乐健身广场,配备扭腰器、太极推盘等健身器材,让村民茶余饭后有休闲娱乐健身的去处;开展“送戏进万村”老有所学活动,让村民感受传统戏曲文化乐趣;开展“芜湖好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乡贤成为标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崇德向善;开展“七彩暑假•缤纷一夏”“趣味运动会”“党的政策进万家”“经典诵读”等多彩活动,覆盖不同类型群体,多角度多视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科普室的学习阵地作用,提供2000余册图书供村民自由阅读、配备1名科技特派员为儿童提供专业科普讲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将移风易俗与“道德银行” 积分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将诚孝廉勤纳入积分管理办法中,对于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行为进行积分扣减。此外杨村还成立由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乡风文明更加入脑入心。(杨晓俊)

图为建成后村史馆处群众健身广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