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徽省省长王清宪的论文致谢刷屏朋友圈。出身贫寒,但“寒门子弟衣被薄,孤苦伶仃仍自强”;年届不惑尚在读博,“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立行”;半生历经坎坷,但始终“感戴天地,感谢生活”——王清宪省长坚持治学的精神,对待生活感恩的态度,让人心生敬佩。感动网友的,不仅仅是王省长的事迹,而是“小镇做题家”在人生大考中的披荆斩棘,是对“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无数困惑迷茫青年铿锵有力地指引:征途漫漫,惟有勉学者进、奋楫者先、持恒者成!
谨记“学海无涯苦做舟”,以学增智,在学习中锚定人生航向。青年在成长的路上,总会有许多困惑、许多烦恼、许多选择。当面临人生困惑的时候,只有学习,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中科院博士黄国平面对贫苦生活,用不断地学习阐述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时代青年正面临信息爆炸、知识迸发的信息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再用以促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底气和“乱云飞渡仍从容”定力。
践行“云程发轫,培风图南”,奋楫笃行,在奋斗中踵事增华。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每个人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每个人坚韧不拔的奋斗来扬起。无论是从大山一路“跑”到世界最高领奖台、为每一秒拼尽全力的夏雨雨;还是从放羊娃到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潜心钻研追梦不止的朱杨柱;再或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的“国家铸盾者”钱七虎,楷模们用奋斗书写了别样人生。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能喝足“墨水”、常淌“汗水”、敢喝“苦水”、常沾“泥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赓续“功嵩唯志 业广为勤”,扬帆踏浪,在锲而不舍中砥砺前行。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伟大的事业需要将奋斗贯彻始终。正是三代塞罕坝人的不断坚持,才能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打造成绿色奇迹;也是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筑成。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青年人在面对工作中的“拦路虎”、“绊脚石”,要能锤炼为民“初心”,淬炼事业“匠心”,修炼笃行“恒心”。用滴水穿石的韧劲,过尽千帆后,方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从容。
夙夜在公,不以山海为远。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在新的征程上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且去见一见命运里的风。以学为翼,迎风而起;乘风万里,直下看山河。在逆风的奋斗中,书写绚烂的青春。(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