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3日到25日,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孙村镇11户20位村民被转移安置到镇上的民宿,3天花了6000元。通过‘守护保’,镇里获得赔付3000元。”8月10日,安徽省旌德县孙村镇副镇长方奇平说,今年全县新推行的突发自然灾害“守护保”险种,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也有效减轻了镇里的财政负担。
旌德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姚盈民表示,由于地处山区,全县共有8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涉及人口143户469人;有87个山洪易发区(低洼易涝区),威胁区涉及人口1964户6670人;10个乡镇都存在切坡建房情况,涉及312户1173人。
面对隐患,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应转尽转、应转早转是最有效的防御措施。虽然不是每次转移安置后都会发生险情,但每次转移都是一笔实实在在的财政负担。方奇平告诉记者,2020年发生洪灾,当地紧急转移安置了36户70多人,10天时间镇财政就支付了9万多元。
为让基层政府在开展应急救援时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让群众获得更有效的救援,今年汛期,旌德县应急管理局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旌德支公司为当地定制了突发自然灾害“守护保”险种。该县以镇为单位,按每人1元的标准,为全县112665名常住居民购买了突发自然灾害“守护保”。根据保险协议,当居民遇到由暴雨引发的河流洪水、内涝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人身伤亡、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应急救援等费用支出,都可获得保险赔付。
“守护保”投保资金由镇政府承担,老百姓不用掏1分钱就可享受保险服务。保险期内,各镇累计责任限额达50万元。因灾导致人员伤亡时,最高伤亡责任险额达10万元/人,每人医疗费用责任险额1万元/人;单次安置费用责任限额10万元,每人每天安置费用50元,最高保障天数10天,在帮助居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政府风险承受能力。
据统计,今年入汛以来,旌德县遭遇了3轮强对流天气,累计转移安置群众30户57人,花费11000元,依据“守护保”理赔约定,可获赔付5250元。7月底,理赔资金已全部到位。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发展,以最小的财政投入撬动最大的社会效益,让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障。”姚盈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