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增强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意识,养成主动分类、自觉精准投放的行为习惯,营造人人皆知、广泛参与的宣传氛围,近日,来自合肥市西园新村北校三(1)班清北小队和勇士小队的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分别前往蜀山区垃圾分类实践体验中心和南七街道新华社区开展“缤纷夏日”红领巾假日小队实践活动,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与垃圾分类实施流程,并身体力行深入街道社区以红色力量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
当天下午,同学们来到蜀山区垃圾分类实践体验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个集装箱式的绿色建筑,在志愿者王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垃圾分类科普之旅。
“垃圾分类就是好,蓝色回收又能卖,红色有毒又有害,绿色剩菜瓜果皮……”一进体验馆,孩子们就被正在播放的垃圾分类动画片吸引,眼神纷纷投向桌子上摆放的四种不同颜色的玩具垃圾桶。
“平时扔掉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怎么区分?”……带着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展开交流。面对小朋友们的提问,蜀山区垃圾分类实践体验中心工作人员一一作答,并对剩菜剩饭、纸箱、塑料品等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讲解与分类。在工作人员的科普下,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垃圾需要做到如此细致地区分。
在现场,工作人员还提前准备了各种丰富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生活垃圾的降解速度,科普馆内,工作人员还将塑料瓶、纸盒、纸巾、工业油等真实垃圾依次陈列,并让小朋友们现场抢答每种垃圾的降解时间。当得知塑料瓶需要500年才能降解,大家都不由地感叹垃圾分类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参观完垃圾分类实践体验中心,同学们又来到新华社区金环花园小区进行志愿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向社区居民们分发宣传单页,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他们稚嫩的脸庞透露着坚毅,那股认真劲儿把居民们深深地感染了。在宣传垃圾分类的同时,队员们主动到草坪、花坛清理垃圾,将垃圾分类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保护社区美好环境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和社会实践经历,还充分发挥了“红领巾”在垃圾分类中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群体的纽带作用深化了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带动社区居民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活动最后,三(1)班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学习垃圾分类,携手共建绿色环保的家园。(朱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