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人正抡起大锤砸向核酸亭。有近200个核酸亭被当街拆解,当作废品出售。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全国很多核酸亭被废弃、销毁、贱卖,浪费惊人。
核酸采样亭的大量出现,始于2022年5月份。当时,全国多个城市增设核酸亭,仅一二线城市总数就超过20万个。笔者调查,单个核酸亭的价格在2万元至5万元不等。
时隔半年,核酸采样按下“停止键”,核酸亭集体“下岗”,有的被拆解,作为废品处理;有的被按废铁价贱卖,有关话题“核酸亭被挂二手平台售卖”冲上热搜,售价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更多的被闲置,“露宿”街头。
核酸亭几乎都设有空调、桌椅、充电插座等基础设施,大部分只用了几个月,短的只用了几天,却被如此糟蹋,实在不该。不过,有些地方已开始想办法,将其“转岗”再利用。这些单位通过微改造、焕新颜、赋新能,让其重新“上岗”,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做到物尽其用。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核酸亭变身“惠民宣传角”,陈列惠民政策宣传资料,供居民取阅;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核酸亭化身“暖心驿站”,配备厨具、雨具、药品等,给一线作业人员使用;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将核酸亭打造成“微型消防站”,配有消防器械和装备,发生火灾时,居民能第一时间取到。
不难看出,让“沉睡”的核酸亭再利用,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还要按下“快进键”,多想点子、多出新招,让核酸亭担任新的“角色”,发挥新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让一些人忘记了节约,认为浪费一点没什么影响。要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也许不算什么,但乘以14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尤其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要认识到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意义。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新征程上,只有坚持节约优先,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王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