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位于休宁县西片区,率水河绕村而过,是典型徽州古村落,山水相连,风景如画。在几十年前,对于邮局的邮递员来说,要把每封信件都妥善交到村民手上是件不容易的事。
在溪口镇石田村,有这样一家人,祖孙三代以“义务邮差”的身份将一封封珍贵的书信送到村民手中,而这一送就是56年。石田村村民汪锡熊,紧跟祖父汪蓉舫、父亲汪恒运步伐,三代人义务为村民送信践行诺言的故事在当地成为美谈。
今年6月21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汪锡熊获“中国好人”称号,祖孙三代56载接力“义务邮递员”,不仅体现了汪锡熊一家优良的家风,也诠释了重信守诺的良好社会风气。
汪锡熊说起当时义务为村民送信的缘由:“石田村是个人口大村,邮递员对村里不熟悉,来送信时总是很苦恼,找地址总是花很长时间,后来邮递员和我的爷爷商量,以后石田村的信件交给我爷爷代送,我爷爷当时就同意了。”
就这样,汪锡熊的爷爷汪蓉舫坚持为石田村村民义务送了15年的信。1982年,汪锡熊的父亲汪恒运回到老家,考虑到父亲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他接过了父亲义务送信的工作,每天挨家挨户送邮件,这一干又是22年。
汪锡熊表示:“后来我的父亲年纪大了,我平常看到信件,也会顺便送过去,后来我就接替我的父亲为村民送信了,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从“雨天一脚泥”到“村村通公路”,从“一封家书”到“随时视频”,汪锡熊现在的送信业务也越来越少,现在的信件大多是保单、学生成绩单等,但汪锡熊从未懈怠,依然坚守着三代人的承诺。
石田村的村民聊起汪锡熊也是满口称赞。村民吴振远说道:“汪锡熊一家是真正为村民做了好事,为我们普通村民树立了榜样。”
虽然现在基本上没有需要派送的信件了,但只要村里的乡亲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汪锡熊都会义不容辞地为大家服务,汪家祖孙三代乐于助人的良好家风在石田村传为美谈。
石田村党总支书记周九斤表示:“他一家三代一直义务地为老百姓做好人好事,特别是这几十年来一直为村民义务送信。我们村还召开了学习座谈会,旨在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感染更多的村民,弘扬社会正能量。”(吴帆 李鹏程 戴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