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社区方兴居委会:“志敬新风·芯光徽韵”七彩假期之文化传承篇
来源: 杨尚科 2023-07-15 16:19:06 责编: 余红霞

为切实加强城市随迁子女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徽派艺术,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赴合肥“志敬新风·七彩假期”基层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10位志愿者于日前前往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给该社区内二十余位儿童带来了“志敬新风·芯光徽韵”文化传承创新实践课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志愿者们就地取材,以徽派文化为切入点,辅以创新的叙述方式,以点带面,向孩子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中国文化的优美画卷。

以人为脉,行徽州文化之路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文化欣欣向荣,涉及的领域包括诗歌、建筑、文字、工艺等等,如同一颗古树,在岁月的长河中枝繁叶茂。为了向孩子们全面展现徽州文化的风貌,志愿者以时间为轴线,以人物为根脉,从文化代代传承的角度构建了整个课程。一开始,教室里格外喧闹,伴随着课程的进行,原本吵闹的孩子们渐渐安静了下来,饶有兴趣地凝视着讲台。程大位,毕升,詹天佑,王维……这些徽州名人们鲜活的事迹充满着魔力,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对文化的兴趣。他们聚精会神地倾听志愿者的叙说,眼睛里闪烁着亮眼的光芒。

103

( 图为孩子们正在专心听文化讲解)

进入讨论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鼓励下踊跃发言。他们分享着自己生活中了解的徽州文化,从家中小型的徽州木雕组件,到出游时所见的徽派建筑园林,生活中处处可见徽文化。随着课程的深入,在不断地引导、思索下,孩子们初具发现文化之美的能力,在他们一声声分享中,传承不息。

书法练写,品千年诗赋

徽州,是文墨的源泉,诞生了无数的书法与诗词大家。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追随先人的步伐,开始进行书法实践。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让身体和手臂保持放松和平衡,得以专注于书写的艺术。笔尖轻启,舒展出一道道流畅的笔画。他们用着轻重有致的力度,将书写的词句赋予生机和灵动。孩子们的笔画渐渐凝结成一个又一个汉字,每一个字又组成经典的诗句,无一不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历久弥新的智慧与美德。

在书写过程中,孩子们注视着自己的笔画,细致地观察每一笔的弯曲和起伏,力求将每个汉字最优美的形态展现在纸上。在安静的教室里,孩子们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他们通过书写传承文化的词句,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美感,每一笔、每一字,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孩子们在书法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专注和冥想的状态,他们沉浸其中,享受书写带来的宁静与美好。通过书法的实践,他们更加了解并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份文化遗产。

剪纸绘画,承徽州传统技艺

剪纸工艺是徽州的特色工艺,其灵活多变而又婉约细腻,简单却又不失美感。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体验徽州文化,志愿者们组织了剪纸活动。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从五颜六色的卡片中挑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发挥想象力,用铅笔轻轻勾勒出自己想要的轮廓。拿起剪刀时,孩子们的眼神变得专注而认真,他们小心地剪下轮廓线,在卡纸上留下精细的曲线和优美的形状。

112

(图为孩子们正在和志愿者分享自己的剪纸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桌子上渐渐堆积起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有花朵、动物、星星和各种奇妙的图案。孩子们互相分享和展示他们的作品,欢呼和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蕴藏在徽州剪纸技艺中的精妙。他们化身为一个个小工匠,探索着不同的剪纸技巧,在纸上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印记。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徽州传统的工艺文化在他们的小手中显现。

本次“志敬新风·启智润芯”科技创新启蒙实践课堂深入经开区锦绣社区。在倾听徽州人物事迹和体验徽州手工技艺的过程中,孩子们加深了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了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文化进一步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与发扬。(杨尚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