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王平、司产权交易处处长苏晓宁、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冯丹萌一行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孔少林、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处长许丙华、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陈晓辉及淮南市、寿县等相关同志陪同下,深入寿县安丰镇谷贝村,就农业生产大托管及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工作进行调研。
调研组现场察看了该村农业生产大托管方面的档案资料,听取谷贝村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汇报,并在村会议室组织镇、村干部、经营主体、服务组织、农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就本次调研的课题认真听取镇、村基层的做法、经验,倾听老百姓的真实意愿。
近年来,安丰镇谷贝村以农业生产大托管为突破口,推动土地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截至目前,托管土地面积3042亩,涉及26个村民组,532户,托管农户亩均增收500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去年9月24日《央视新闻》以《安徽寿县:农业生产大托管,农民端稳金饭碗》报道了谷贝村的做法,农业部及省、市专家领导和新华社等媒体多次到谷贝村调研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该村在2021年被确定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示范村后,村两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多次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进行研究,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谷贝村农业生产大托管领导小组、生产小组、宣传小组、后勤保障小组。通过精心宣传,充分发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托管合同,同时遴选7家承接服务主体和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在确保农户每年每亩600元保底收益的基础上,盈利部分村合作社、农户、承接服务主体按照1:1:8比例进行二次分红。
诚心服务。村两委把做好承接服务主体的全方位服务作为大托管核心任务,联合农管家为他们拟定保底收益,进行利益分配,提供记账、农资选购、生产技术、产品销售、核算成本与产值等服务。联系农担公司,在建设银行授信贷款额度100万元,随用随贷,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服务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联系保险公司为服务主体办理“完全成本险”,增强了服务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大托管顺利试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范管理。在实施中,村党支部始终把规范管理放在首位。首先在选择承接服务主体上全程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其次在签订合同上确保规范,统一使用县农业农村局制定的示范合同文本,明确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再次是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指导上力求专业,农经、农技、农机等包保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按县编发的《村集体统一托管经营技术规范》,经常性在农业生产关键节点对服务主体进行培训,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技术水平。
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为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解决农村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有效解决了农民种地难等热点问题。针对外出务工没人种、老弱病残种不了、自己种不划算、不愿意种地的现状,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优先支持粮油生产,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又有效地缓解了种地难的现状。2022年该村秋种面积超过6000亩,是近年来种得最满、苗情较好的一年;有益探索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在开展大托管服务过程中,村合作社充分发挥经营“三资”功能,立足土地资源,统筹安排,正确处理村、企、民多方利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降低,仅此一项,村集体今年可增加收入30万元以上;有益探索了农民收入偏低的痛点问题。大托管 “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模式,在保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减少的基础上,释放的家庭劳动力,就地务工实现“工资性收入倍增”、二次分红实现“财产性收入扩量”、外出务工实现“转移性收入提升”的“一增”目标。
在调研中,当地基层组织和群众还就土地托管的经营主体的风险防控、保底收益、经营主体的遴选、农机具购置补贴、烘干仓储设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财务监管等问题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农业农村部调研组领导表示,将认真提炼总结安徽省、淮南市及寿县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在全国加以推广复制,为全国树标杆、做示范。
调研组指出,轰轰烈烈大包干,安徽小岗人率先实行土地“分”包到户,明确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关系,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与时俱进大托管,淮南市寿县通过将土地“统”托到村,实现国家粮食安全,集体增益、主体增效、农民增收,给农业生产注入活力,必将在农村改革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孙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