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龙虾,微波炉“叮”一下就能入口; 闻着臭吃着香的臭鳜鱼,简单加热下即可上桌;一碗清汤面再加上各种浇头,口味不比面馆差……如今有了预制菜,对于不爱做饭的人来说,前后不到几分钟就能吃到“大厨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也是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近日,记者从省联社获悉,为了扶持“菜篮子”工程的新业态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信社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链发展的专项服务方案》。《方案》下发后,我省多家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结合实际精准获取预制菜产业客户清单,推出融合信贷产品,制定专项营销服务方案,满足当地预制菜生产企业及上下游客户资金需求,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竹笋比较难保存,所以为了留住鲜甜原味,从挖笋采收到做成预制菜,整个流程不超过3天。”近日,在安徽今日生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该公司负责人谢丽霞表示,速度是预制菜保证品质的第一步,而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实现这一步。“去年三月份,农商行仅用3天就给我们办理了1990万元的授信额度,还创新了担保方式,其中有300万元为存货抵押。对我们季节性竹笋收购和加工给予了重大帮助,让我们去年实现了6000万元的营收。”
“作为宁国市预制菜骨干企业,今日生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竹笋精加工项目,已从季节性向常年生产方向发展。为了缓解该公司的资金难,我行第一时间进行业务对接,为其发放贷款1990万元,全力保障企业快速发展。”宁国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宁国农商银行围绕省联社关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安排,确定信贷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该行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针对竹笋、山核桃等特色产业,明确企业名单,由市场部和普惠金融部联合开展集中走访,帮助企业加快项目推进,助力小微企业打造预制菜产业平台。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为当地预制菜企业发放贷款近2470万元。
除了扶持预制菜企业外,宁国农商银行还积极延伸拓展服务范围,打通预制菜产业上下游堵点,延伸拓展到下游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建立了竹笋加工销售、生猪养殖、山核桃种植3个产业集群,梳理预制菜产业上下游客户名单,以“金农企e贷”“活体抵押贷”和“核桃贷”等特色产品为抓手,加大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上述产业集群贷款359户,合计金额4.66亿元。
“有了农商行的资金支持,我们项目建设很快,预计8月份就能正式投产!”近日,说起未来发展,安庆市振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总信心满满。去年年初,安庆市振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启动“迎江区联舌工坊预制菜项目”,这也是安庆市第一个以预制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三产融合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700平米,主要建设超低温速冻间、低温储藏间、净化加工车间、仓库等,年产5000吨高端食品,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在得知该项目正式立项后,安庆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与振江农业公司联系,提前参与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贷款申报效率。在银企双方的紧密配合下,短短半个月时间,该行为该公司发放了授信额度为4000万、期限为10年的项目贷款,大大解决了企业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解决预制菜产业链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相关问题,肥西农商银行积极对接预制菜产业经营主体,实施“名单制”管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满足客户有效融资需求。该行扩大对预制菜产业的信贷投放,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和原材料基地建设,以支持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为牵引,推动金融服务渗透到餐饮、销售、消费等产业链中下游经营主体。(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张益 张阳 吴妍 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