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淳,乡村兴。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多点发力,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涵养培育文明乡风,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村规民约“约”得好。“遵守交规不违章、杜绝赌博不偷盗、婚丧嫁娶不铺张……”在黄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栏上,新修订的村规民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内容涵盖了产业发展、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等多个方面,简洁的文字,接地气的内容,引得路人不时驻足观看。
今年以来,该乡引导各村(社区)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党员干部们进村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多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力求村规民约“规”得准、“约”得好。同时,内容上融入社会公德、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内容,为村规民约赋予时代内涵。
此外,为方便村民理解和学习,各村(社区)一方面将村规民约,通过村务宣传栏、墙体画、微信群、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现给群众。另一方面,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户,总结好做法、好经验,教育引导村民树新风、革陋习,村规民约就像一把“尺子”,成为村民衡量自身行为的准则。
“四会”绘出新风尚。“我推荐杨艳红为‘新乡贤’,她乐于助人,村民有什么困难,能帮上的她都会搭把手。”
“我也赞成!作为一名村干部,她总能扎根一线,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烦心事。”6月14日,老鹳村道德评议会正在评选“新乡贤”。
近年来,该乡充分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邀请具有群众基础、有一定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农村“五老”人员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
“四会”成员一方面通过日常观察、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立足摆事实、讲道理,以事为据、以理服人,帮助解决一些“不好管”的基层事务,另一方面,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婆媳”“新乡贤”“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促使村民摒弃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2023年以来,该乡已评选“身边好人”6名,“新乡贤”3名,“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6户。
“积分制”兑出文明风。“张大爷,你在积分超市有50积分了,可以将你需要的面粉提回家了,要继续做好环境卫生哈。”“李大哥,你这次帮助困难群众抢收小麦,真是好样的,给你加20积分,继续保持!”
近年来,该乡以民意为导向,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诉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积分手册。积分由基础分、嘉奖分组成,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等都被纳入得分项,网格员每周一报,社区每月一评一汇总,村民可凭积分到“积分超市”兑换。同时,各村(社区)将积分与“创建文明城镇”相结合,通过评比奖励,引导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有效发挥了“积分超市”引领文明新风尚的作用。
“小积分激发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让正能量看得见、摸得着,不仅让群众更具获得感,还成为了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真是浓了乡情,淳了乡风,兴了乡村。”志愿者杨陟说道。
如今,在黄湾乡,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得多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抛弃了,追求科学文明健康兴起了……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乡村劲吹“文明风”。(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