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太和县大新镇严格执行“四离一集中”零散秸秆处理工作法,充分调动群众、干部、收储公司以及地块承包人的积极性,形成群众主动参与、干部重点负责、收储公司获利、地块承包人收益的“四方共赢”良好工作局面。
零散秸秆有去处,群众参与显成效。大新镇通过合理设置秸秆临时集中堆放点,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将零散地块收割产生的秸秆进行集中堆放,变以往封堵式的零散秸秆处理方式为现在的引导服务型解决方案,极大地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零散秸秆乱堆乱放的现象基本绝迹。
变堵为疏化矛盾,干部工作有激情。大新镇把散落的秸秆就近堆放到临时集中堆放点,让群众看到了镇村干部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真心和真情,和睦了干群关系,让干部更有热情和激情开展工作,创造出事半功倍的成果。
集中收储易利用,社会服务更可行。为有效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充分发挥秸秆效益。大新镇采用秸秆打捆离田的方式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和秸秆收储公司签订秸秆打捆收储转运协议进行双赢合作。秸秆收储公司安排人员、机械对秸秆集中堆放点的秸秆进行打捆转运,利于“政府+秸秆收储公司”合作模式的发展。
灵活应用闲时田,地块收益很可观。各村统筹考虑秸秆临时集中堆放点的选址布局、地块大小以及地块使用效益,原则上一律选用本村早熟小麦且提前收割的地块作为堆放点。支付给地块承包人一定的土地使用租赁金,在收储结束后进行清理旋耕,不影响租地群众正常夏种。合理利用麦收和夏种环节空闲的时间,充分发挥出耕地闲时作用,获取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大新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基本全面结束,实现了秸秆离田、离路、离林、离沟塘河的既定工作目标,有力地消除了禁烧火点隐患,镇域内村庄人居环境同步得到有效改善提升。(刘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