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作为全国46个首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合肥全面建立分类工作体系和机制,成效显现。6月8日,合肥经开区召开全区物业服务管理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会议,有10家物业服务企业获得表彰,该区将全面加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管理。
会上,该区应急城管局通报了今年一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进行布置,建发局通报了物业服务企业第三方测评情况,铜冠花园、紫御府小区物业负责人就好经验做了交流,熔安家园小区物业负责人就如何整改提升做了表态。该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子隽出席会议并就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
该区应急城管局负责人表示,该区已开放分类集中投放站341座,覆盖居民家庭15万余户。虽然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物业服务企业一头连着居民,一头连着社会,既是居民小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又是管理者。物业服务企业要把推进垃圾分类作为服务业主的重要内容,要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引导者、践行者,积极履行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相关负责人说道。
垃圾分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相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该区生活垃圾总量为4.01万吨,2018年达到最高峰为20.9万吨。实施分类以后,有害垃圾集中送至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理,可回收物由再生资源公司回收利用,厨余垃圾由专门运输企业转运至有机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尽管常住人口持续增加,但人均垃圾产生量保持稳步下降态势,充分说明实施垃圾分类达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预期。
社会学家表示,要让居民改变传统生活习惯,绝非易事。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何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基层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四方主体作用,将对构建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葛霞 杨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