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10多辆机械忙于收割、运输,不一会儿一块近百亩的小麦被抢收完成。
“我今年种植的都是优质专用小麦,相对于其它小麦成熟较晚一点。在遇到阴雨天气,我及时喷施了叶面肥和杀菌剂,没受到过多的天气影响。从收获来看,今年小麦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产量还不错,达到了我的预期。当地农业部门落实了收获运输车辆,附近企业订单收购,我又迎来了丰收。”该村90后种粮大户宋来宝说,种粮要得法,这个法全靠科技来“护体”,有了科技的护法种粮才能胜天。
“过去祖祖辈辈种地靠天,现在依靠科学技术,”宋来宝感慨,村里的同龄人很多都外出务工,但他却选择留下种粮,并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3000多亩种植优质粮。10多年下来,宋来宝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并被村里聘为“科技特派员”。
在麦田大路旁,竖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满了种植优质小麦技术内容。“想种好粮多打粮,要做到良种良法良机良时。”宋来宝站用手指着大牌子,对前来参观学习的村民介绍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从整地、施肥、下种,从病虫害管理到收割,步步相连,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小麦产量低、品质差。
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涡阳县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支撑作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协调好粮食增产和粮食优质化的关系,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绿色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实现粮食提质增效,优化粮食区域种植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建立“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格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创建小麦、大豆全产业链融合体。
“全县粮食种植全面落实农业、生物、化学等科技种植管理应用,实现农资供应、订单生产、社会化服务、健康栽培、优价收购、精细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推广全程托管服务模式,积极为生产农户开展供、耕、种、管、收、储、加工和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粮食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产业联合体的引领带动作用。为粮食生产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28万吨,优质化率达96%以上。”涡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涡阳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2022年全县粮食产量128.87万吨,小麦最高单产913.18公斤,多年来刷新全省纪录,并成为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在涡阳建立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展示基地。
涡阳县今年粮食计划种植面积372万亩,其中小麦实际种植面积217.37万亩。为抢收抢种,该县出动机械6500多台,截至6月8日,已全面完成午收任务,下种正在加快推进中。(蒋庆章 李占领 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