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稻香村派出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紧紧围绕“降警情、减访情、增感情”工作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优势,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整合各方力量,进一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抓服务、办实事,转变作风降警情
一方面由街道和派出所联合成立路面巡逻队员,全天候、全方位开展路面巡查工作,在就地解决一些邻里纠纷、物业纠纷、感情矛盾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也降低了四类可预防性案件的发案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开展“一码解纠纷”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将矛盾解决在源头,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同时,强化综治网格化平台运用能力,将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和平安创建、禁毒、防邪等相结合,高度重视舆情舆论,坚决避免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截至目前,共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42件,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7.9%,刑事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2%;治安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6%。
用真心、办难事,关注民生减访情
坚持“党建+信访”工作模式,推广社区“周末议事厅”。以“社区你我他、邻里是一家”为主题,秉承“听你说、看我做、勤协商、共治理”的原则,在小区搭建沟通平台,通过收集意见、确认议题、组织协商、方案实施、结果反馈等环节,面对面了解居民需求,点对点为群众排忧解难,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事、民议、民决”。同时,以“无案社区”创建为切入点,建立三级矛盾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化矛盾纠纷体系。稻香村街道会同稻香村派出所定期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纠纷苗头性问题。针对掌握的居民生活中具体而琐碎的小矛盾、小隐患、小诉求,充分利用“妇女议事会”、“人民调解室”、“警民联调机制”等为载体及时化解,将这些小矛盾、小隐患及时高效地化解在源头和初发期。
用真情、办好事,精益求精增感情
聚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居委、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驾马车”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服务。社区和片区民警第一时间将政策信息、警情信息等共享给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同时,物业公司、业委会也不断地将小区内居民情况向社居委和派出所反馈,形成信息的双向联动,最大限度提高社区与派出所对辖区各个小区情况的了解程度,帮助社区和派出所进一步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也能及时的了解到自己生活的小区周边最新情况,据此适时给业主答疑解惑,配合社区和民警开展工作,最终形成社所统筹、物业联动、居民响应的基层治理局面。街道会同辖区派出所每月组织片区民警、红色小管家上门入户走访民情、化解矛盾、了解需求,围绕社情民意,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诉求,主动对接,逐一解决,确保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通过上门入户,也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孙凯箭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