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萧县对标对表省市“两个加快”工作部署,细谋划、早起步,抓落实、求突破,强化互动融合、推动协同发展,努力探索具有全县特色和气质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之路,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高站位谋划,强化统筹联动形成合力。谋划上“重摆位”,建立健全推进机制。高规格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常务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的领导小组,高站位部署、高标准推进“两个加快”工作。科学谋划新型工业化城镇化2023年24项、2025年23项主要目标任务和“一县一策”重点举措,认真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1357”发展目标和“八大行动”工作任务,为未来三年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制定出台2023年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任务台账,明确具体工作任务、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及完成时限。责任上“夯到位”,强化工作综合调度。制定重点调度事项责任清单,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进一步明确压实工业化、城镇化分别由县经信、住建部门牵头,县城管、房管、人社等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机制,密切跟踪了解指标的口径、变化、完成等情况,对标对表、加速马力、奋力突破。
县发改委聚焦细分指标分类调度,以提示单等形式及时督促指导,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按月梳理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落实举措、项目推进和存在问题,及时跟踪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强化汇总分析,加强工作衔接,健全完善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推进上“攻点位”,全面梳理“三个重大”。
该县认真梳理有关政策文件,把政策内容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推动有关政策和企业、产业桥接、耦合,把政策的“好钢”用在促发展的“刀刃”上。每月认真梳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招商接洽客商等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等重大活动、新开工20亿元以上及5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推动该县有关重大工作进展列入省“两个加快”每月专报,推动全县“两个加快”工作出亮点、显特色、成经验、有成效。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主要指标提质增效。一季度,该县生产总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亿元以上在建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25.6%,较2月份提高57.5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实现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21.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9%、41.4%;新开工制造业同比增长234.4%。前四个月工业用电量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4%。截至4月底,制造业贷款余额44.1亿元。列入利用省外资金统计系统项目21个,新增投资规模57.9亿元、到位资金44.5亿元,同比增长53.6%。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建设完成公共车位1043个,完成率104.3%;建设完成充电桩79个,累计铺设雨水管道5.2公里、污水管道3.4公里;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完成率142.8%;建设完成口袋公园2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办理立项、可研等前期手续;新建4.89公里城市道路正在加速推进。园区发展持续向好。1-4月份,园区经营销售收入、税收收入、制造业营业收入85亿元、1.9亿元、57亿元;“一区五园”规上工业总产值67.4亿元;引进沪苏浙项目到位资金3.1亿元;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39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5亿元。
坚持高效率落实,确保重点事项稳步推进。持续深化结对合作帮扶。制定选派干部到拱墅区跟班学习方案,再次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拱墅区跟班学习,已完成前期对接工作。推动落实杭州市职工团队来萧疗休养工作,与杭州市文旅局、拱墅区总工会对接拱墅-萧县职工疗休养线路事宜,将萧县线路纳入工会职工疗休养路线。
参加2023年首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该县25家企业展出56种名优农产品、签订订单协议25个。加快实施一批重点合作事项。完成2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认定,正在创建1个。加快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初步设计已完成。萧徐铁路项目预可研论证已完成,
该县组织召开三市发改委和区县政府协同推进会,目前徐州方面正在牵头推进规划等前期工作,即将签署三方框架协议。县通用机场选址已按程序申报,待军方审批同意后报省发展改革委立项。扎实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科学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确定园区“1136”发展基本框架。持续推动萧泉工业园、淮海智能制造产业园、浙江汽配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县经济开发区与拱墅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签订深化合作协议,目前两地已分别明确专人负责对接合作事宜。
持续推进在G60松江•安徽科创园设立萧县“反向飞地”合作事宜,积极对接中咨公司编制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产业规划。推动设立科创投资集团,完善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方案,积极申报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和省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王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