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粪污、厨余垃圾经过净化、提纯、液态后,“重获新生”成为绿色清洁能源……6月1日,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安徽省阜南县,在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每天“吞”入800吨废弃物、“吐”出约3.5万立方米天然气和400吨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近年来,阜南县依托国家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县建设,率先探索农业农村碳减排,创新县域“站田式”全域化、全量化、全循环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点燃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阜南是传统农牧大县、人口大县,每年有约150万吨农作物秸秆和约200多万吨畜禽粪便,处理这些废弃物,浪费了政府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约相关产业发展。”林海生态总经理助理郭中伟说,农业农村废弃物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天然气项目,有效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天然气输送、有机肥供应等难题,探索出了全域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处理模式,推动了全县有机废物全利用。
“农业废弃物的天然特性是小、散、杂、变。为了实现有机废弃物全域全量处理,我们创新‘站田’模式,在借鉴石油、天然气的井田模式的基础上,以镇村行政单位为依托,整县域推进,建设生物燃气工程。”郭中伟说,“站田式”在全量化处理废弃物的同时,原料收运成本可控;燃气管网连接,实现分散生物天然气的网络化调度和资源统筹。
目前,该项目已建设8个生物天然气生产站点、1个应急调峰中心站,全域全量化站田式;铺设270公里主干管网,实现县域管网全覆盖;建设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30个、收储点367个,建成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3个,实现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5%,打通了秸秆“离地进站”、粪污“入池收储”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项目全县域满负荷运转,年综合减排温室气体44.2万吨,可中和5.5亿千瓦时的燃煤电厂碳排放,成为全国负碳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阜南“三全”模式,探索了一条符合产业需求的“双碳”产业路径,在推动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