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魅力乡镇要闻
“水墨画”新添一抹亮色:一群“新徽州人”落脚徽派山水间
来源:朱敬雯 2023-05-24 14:08:50 责编:张波 许梦源 实习编辑 刘静雯

img1

郑春笙正在绘制木板画 周欣怡/图

群山环绕,山水如墨。坐落于黄山脚下的黟县青瓦白墙、风景秀丽,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着“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和“千年古县”等美誉,在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徽州之美的同时,它也留下了一批又一批沉迷于徽派文化的“新黟县人”,点亮了黟县这幅“水墨画”。

走进西递,青石板路旁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商铺。58岁的郑春笙是“小河边”手工艺品店的店主,他来自武汉,原是一名艺术学院的老师。“我之前连续六年带学生过来黄山写生,这边人文气息很完整,文化生态很好,离职后就想来这边生活。”郑春笙一边制作木板画一边向我们叙述着。店铺的后院摆放着一个铁网扎成的铁人,郑春笙介绍那是他2019年带去国际上参展的展品,现如今他和妻子两个人就住在西递村子里,经营着这家小店,每天两个人分工制作手工文创产品,店里的冰箱贴、风铃、饰品等都是他们的作品,为来往的旅客提供专属西递的记忆。

img2

“小河边”店内环境 周欣怡/图

踏进这家小店,在满满当当布满商品的墙壁上,最显眼的便是那一排排手绘而成的木板画。木版画多以西递各处的风景为内容,明艳亮丽的色彩吸引来往游客驻足观赏。郑春笙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再三强调,要坚定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他之所以坚持做手工文创产品,除自己喜欢之外,就是为了宣扬中华优秀文化,尽自己的力量对外宣传西递。“文化的载体是人,如果没有人,这个文化必定传承不下去。”郑春笙对于文化传播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文化需要原住民,需要有烟火气。”这也是西递吸引他、留住他的原因,西递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保留了村落的原住民,让他在一次次来访中感受到了西递的人文情怀,感受到了徽州原汁原味的魅力。

img3

碧山村风景 朱敬雯/图

在黟县,碧山村是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水墨画”中,“一个店”以它活泼跳脱的颜色闯进每一个游客的视野中。店主夏玥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东北姑娘,她曾作为视觉设计师“北漂”了8年,后又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毅然决定抛下一切到处走走看看。2019年,她路过碧山这个小村庄,安静舒适的环境、素雅秀丽的景色让她停下了脚步,选择在这里开一家工艺品店,“开一家店,感受生活,交个朋友,便是收获。”她在她的宣传海报中这么写到。

img4

夏玥正在整理商品 朱敬雯/图

为了打破单一的审美结构,破除人们的视觉疲劳,夏玥的店铺以大量的彩色工艺用品为主,商品多是自己的手工原创或是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在她的世界里,小店里的每一件商品都有它的生命和故事,这为古色古香的村落提供了别样的色彩和风味,宁静祥和的村落似乎更加灵动起来。

然而,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夏玥在原创的道路上也屡屡受挫,她曾一度计划把店关了,继续带着自由的心去杭州“流浪”,但碧山村的村民淳朴至善的人性关怀还是留住了她,让她安心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如今的碧山村仍保留着传统村落最本真的状态,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此创业生活,开设一家风格独特的小店、打造特色IP,这为碧山村带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古村落与现代城市的碰撞交流,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据资料显示,目前在创业的“新黟县人”有将近280人,平均年龄42.3岁,其中“80后”97人,“90后”41人,占全部外来人员的49.5%。他们大多来自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抱着领略祖国大美风光的想法经过这里,却又被这里深深吸引,留在这里创业发展。他们当中,有曾拿着“铁饭碗”的教师、有在大城市工作过的白领、也有刚毕业的青年,他们为黟县乡村的发展增添了一抹“青春亮色”,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得以让黟县以更加鲜活饱满的状态吸引更多的旅人。

黟县,真正“亮”起来了。(朱敬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