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坚持将党员教育管理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个课堂,让党员学习有“高度”“深度”“广度”,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打造“理论课堂”,让学习有“高度”。该镇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理论宣讲+交流研讨”的方式,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有机融合,不断筑牢镇村党员理论基础。创新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积极邀请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党员、回乡流动党员等轮流走上讲台讲党课,打破过去党组织书记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进一步激发党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灵活学习方式,以“板凳会”为载体,在农闲和节假日期间,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文艺爱好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艺术化宣讲活动,用乡音传递党建理论,让党的最新理论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已举办镇村干部集中学习会5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13次,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
打造“实践课堂”,让学习有“深度”。该镇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先锋行动,引导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将党员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举措。创新开展“有困难就找我”志愿服务行动,组建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治安联防、环境整治、应急处理等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鼓励镇村党员干部、无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爱好、年龄等特点,为群众提供暖心配送、助医助诊、代购代办、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深入推进“1+N”结对帮扶模式,即每名镇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15户农户,通过“周联系+月走访+年慰问”的方式,进一步营造党群连心、贴心服务的浓厚氛围。常态化组织镇农综站专业技术人员、本地种植大户深入田间地头科普机插秧技术,讲授小麦播种施肥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已组织163名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件。
打造“网络课堂”,让学习有“广度”。该镇依托全镇13个“一站双机”、2块远教大屏,扎实推进电教远教资源进党的组织生活,将观看《听风者》《好办法》《山花烂漫》等优质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党员集中学习的“必修课”,鼓励党员撰写心得体会、分享观后感,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从“指尖”延伸到“心间”;同时,全面推行党员“点片”、组织“配片”的工作机制,优化“丁集镇精品节目周推荐清单”,持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党员积极关注订阅“共产党员”“安徽先锋微讯”“六安组工”等微信公众号,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跟进党建理论学习,实现“工学不误”。建立流动党员交流“云平台”,创新“线上直播+线下点播”的“云课堂”模式,定期让流动党员汇报思想动态、共享学习资料、分享工作经验等,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不流学”。(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