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峰峦叠嶂,山下白墙灰瓦。今年五一,凭着独特的生态山水和特色的徽派建筑,黄山又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达到了今年假期的客流高峰。
“房间早在4月初就已经订满了,客源主要来自江浙沪地区,还有外国游客。要感谢黟县农商银行,一直以来尤其是疫情期,为我提供金融支持,缓解我的流动资金难。”走过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来到了位于黄山市黟县丰梧村的黄山无名初酒店,这里的11栋新式徽派建筑,坐拥开阔的视野、尽享田园风光,给人一种“大道至简”的体验。黟县民宿老板王一寒表示,今年,在黟县农商银行3000万元“旅易贷”的扶持下,他将扩大经营规模,让自己的民宿再上一个台阶。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随着旅游市场的回暖,民宿热也逐渐升温, 很多民宿、农家乐开始从单一住宿向乡村旅游综合体转型。与此同时,我省多家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地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举措,加大对乡村民宿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民宿只有不断迭代升级,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但升级优化少不了充足的流动资金。”王一寒坦言,长期以来,“投资成本高,回报时间长”是民宿行业的普遍现象。尤其是民宿行业的经营权和产权不一致,缺少有效抵押物也是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主要原因。去年,黟县农商银行在走访中了解到无名初的资金困境后,向其推荐了“旅易贷”,采取信用、保证、质押、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
“早在2015年,我行根据县域内旅游业从业者特点,推出‘兴旅贷’贷款,后逐渐完善补充,形成成熟的贷款产品‘旅易贷’。”黟县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旅易贷”通过收集农村民宅土地证、房产证原件控制其交易的方式来规避风险,推出后已为超过150户旅游从业者提供信贷支持。截至3月末,该行“旅易贷”存量余额客户60户,存量贷款余额9600万元。
为助力民宿产业发展壮大,太平农商银行不仅推出“乡宿贷”,还不断丰富信贷方式,为更多民宿老板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你们这50万元来得太及时,今年我的乡村市集不愁资金周转了,为你们打CALL!”近日,黄山梅姑娘院子民宿的主人梅娉艳喜笑颜开说道。2017年梅娉艳辞去高薪工作,返回太平县湖湿地公园开起了民宿,并拿到黄山区第一张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2021年。“梅姑娘的院子”的二期开始筹建,但由于一期建设几乎耗费了她全部的资金,同时融资也遇到困难、无法正常实施。为此,太平农商银行前往民宿多次进行实地走访,为梅娉艳办理了200万元的“乡宿贷”信用贷款,完成了其二期建设心愿。
去年,梅娉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梅姑娘乡村市集”,销售全区茶叶、笋干等特色农副产品。而今年受干旱影响,茶叶产量减少,单价提升,资金问题又成为了梅娉艳创业路上的“拦路虎”。黄山太平农商银行再次因户施策,以最快的速度为其办理了最高信用额度的易贷卡。
“感谢太平农商银行长期以来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会努力把我们的家乡打造得更加美丽!”梅娉艳说,她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为加快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5日。岳西农商银行召开了民宿产业银企对接会,推出了“乡村振兴·民宿贷”。该行与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岳西县骏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旗下民宿达成合作,通过担保方式为当地民宿业拓宽融资新径。
除了创新专属的信贷产品,不少农商银行还健全民宿产业走访台账,减费让利等举措,助力民宿企业纾困解难、激活民宿市场。如郎溪农商银行健全民宿产业走访台账,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主动“送贷上门”“送需求入户”,同时为优质的民宿业主提供线上申请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通过远程逐户对接,实现客户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精准匹配和高效转化。截至今年5月,郎溪农商银行已走访对接民宿、农家乐29户,走访覆盖率达100%;支持民宿行业贷款累计发放6笔,发放贷款金额900万元。
舒城农商银行在完善信贷评估体系,加大对周边民宿、农家乐的扶持力度的同时,还通过优惠贷款利率的方式,降低民宿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其恢复旅游企业造血功能。
(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孙倩茹 黄超妍 周怡 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