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西县巍岭乡党委和巍岭中心学校依托有利地域资源,积极开展中药材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掘中药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促进中草药的传承和发展。
不拘一格识药材
植物是人类最亲密无间的伙伴,有些植物不仅能对环境起到美化作用,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温暖的春风中,巍岭中心学校的学生都化身小神农,积极主动地寻找起了身边的中草药,开始了他们的寻“宝”之旅……
有的学生心灵手巧,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中草药制成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小画家们不仅将草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还自己查阅资料,在旁边写上了详细的名称和功效,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中草药的认识。
有的学生突发奇想,将寻宝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绘制成了黑板报。小创作者们用一根根彩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尽情描绘中草药的风姿;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栩栩如生的中草药间娓娓道来。
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身边的中草药。特色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了中药材文化殿堂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中药材文化的兴趣,为传承中药材文化夯实了基础。
聚精会神观药材
一路上,学生们热情高涨。大家按照既定路线有序行进在乡间小路上,沿途观赏家乡美丽的风景,领略巍岭乡的青山秀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每个人对药材基地都充满好奇。
到达基地,学生们仿佛入水的鱼儿,四散开来。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在基地工作人员讲解天麻、茯苓、丹参等中草药的作用时,学生们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只见他们时而看看草药,时而看看工作人员,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眼前一亮,神情精彩万分。
终于到了学生们最期待的自由参观环节,“以前还以为天麻跟茯苓一样,都是长在地里的,没想到天麻在种下之前还有杆子啊!”“当然啦,天麻也是需要授粉才能结果的,种下去的都是天麻的小果子,然后才长成大天麻的。”一个学生正在滔滔不绝,给另外一个学生普及天麻种植知识,眼里充满了自豪。
“原来这是丹参啊,之前在家旁边见过,还以为是杂草呢。回去我要好好研究研究。”不少同学聚集在一片丹参基地前,正在细心地观察丹参。乍一看,丹参与不起眼的杂草似乎没什么区别,谁能想到,家门口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竟然是能够活血止痛、宁心安神的丹参呢?
“中药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学生们在探索、研究、传承和发扬中药材文化的过程中,用知行合一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巍岭中心学校副校长介绍。
参观药材基地,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中药材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兴致勃勃种药材
最是一年春好处,种植添绿正当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种植的好季节。该校组织学生到巍岭乡巍岭村中药材基地种下了春天的第一批药苗。
丹参基地中,技术人员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把手教学生们种植中药材。学生们对这些只听说别人喝过,但对从没亲手种过的“花草”十分感兴趣。大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有的挖坑,有的放苗,有的培土。种植现场,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汗水,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喜悦。
学生们手上忙得不亦乐乎,嘴里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叔叔,为什么根需要放直了呀?”“阿姨,丹参的哪一部分是药材,是它的叶子还是它的根?”基地的技术人员耐心地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得到了自己的答案,学生们一个个喜上眉梢,对中药草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该乡通过带领学生了解中药材基本知识、探寻中药材文化,使中药材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逐梦本草,传承经典,愿中药材文化在这个季节扎根、发芽,待他日织就“一树花开”的馨香。(吴玲 储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