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可以查一下我交了多少年养老保险吗?”近日,濉溪县城关镇的张大爷走进濉溪农商银行营业部,咨询大堂经理。
“好的,麻烦您提供一下身份证。”
“您的参保信息已经打印好了,请您收好。”
前后不到3分钟,张大爷就从大堂经理手中拿到了居民养老保险缴纳凭证单。张大爷一边竖起拇指,一边赞道:“这么快就查询好了?你们农商银行的服务又快又好!”
居民查询社保信息如此方便、快捷,得益于我省农商银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近办、线上办”服务的上线。
今年以来,我省农商银行对网点内的便民服务终端升级,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事项,将人社便民服务事项延伸至各营业网点,满足群众社保业务“就近可办”“多点可办”的服务需求。
“我省农商银行是省内社保卡发放量最大、养老保险发放征缴最多及网点覆盖面最广的银行。为了把‘社保前台’搬进我们的银行柜台,近日,我系统对所有网点的智能柜员机上线了‘人社就近办业务’板块。”省联社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上线后,安徽农金客户可通过全省农商银行智能柜员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自助认证、参保信息查询、个人缴费信息查询、个人发放信息查询、个人权益信息查询、养老待遇测算、基础信息变更等功能,让客户“就近办、一次办、少跑路”。
“除了可满足像张大爷一样的参保、缴费信息等查询需求,智能柜员机还能实现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自助认证,这也是‘人社就近办业务’的一大便民亮点。”该负责人表示,为防止养老金被冒领,损害所有参保人的利益,目前,按月领取城乡居保养老金的退休人员都需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资格认证,一年至少需要认证一次,也可多次认证,但须间隔1个月以上再认证。每次认证后,认证周期开始时间自动更新,截止时间自动向后递延。例如,李大娘在2022年7月1日通过养老金资格认证,则过了2023年6月30日才算超期未认证。如果李大娘在2023年1月1日再次进行认证,那么过了2023年12月31日才算超期未认证。
“过去,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要拿着身份证或社保卡原件,就乡镇社保所去办,现在就近的农商银行网点就可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柜员机进行认证操作也非常简单,在插入参保人身份证、人脸识别后,就能信息、签字确认,随后认证成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当地农商银行智能柜员机网点办理,暂不允许代办。如果对所查询的信息有疑问,可拨打人社服务热线12333或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
(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