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视频
蹲点调研 ,拉直乡村振兴三个小问号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玉芳 张文洲 顾亦飞 通讯员 王文 史悦 2023-04-28 08:57:37 责编:张波 顾亦飞 张文洲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总书记的句句嘱托映照初心。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安徽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将大兴调查研究落到实处,近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奔赴明光市、定远县等地,在田间地头、厂房车间蹲点调研,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人才等焦点问题,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生动故事,描绘出安徽乡村振兴的时代新貌。

村民如何致富?产业振兴首当其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4月10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来到了明光市管店镇,在该镇育苗大户何正东的800亩育苗基地里,一个个大棚内热气腾腾,甜叶菊苗挤挤挨挨,一边享受着“桑拿”,一边舒展着“枝叶”。

这两年,饮料市场涌现了一批零糖零脂产品,其中无糖却又极富甜味的“配方”便是甜叶菊糖苷。“甜度是蔗糖的300倍,热量却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蔗糖替代品。”管店镇镇长宣德锋望着眼前成片的育苗大棚自豪地说,每年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甜叶菊苗都出自这里,因此该镇被中国甜叶菊协会誉为“中国甜叶菊育苗第一镇”。

为推动甜叶菊苗规模化种植,管店镇引导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合作社将大棚租赁给农户,由农户负责日常管理。育苗完成后,合作社对菊苗进行订单回收。”何正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菊苗收入可达3万到5万元,纯利润达两万元。合作社共有73户农户,每户年收入28万元左右,纯利润15万元左右。

据统计,2022年,仅甜叶菊育苗一项,管店镇便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户均增收18000元。全镇约有1500户从事甜叶菊育苗、种植,带动3000人通过育苗务工增加收入。

在定远县藕塘镇,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的,同样是土特产产业。藕塘镇独特的沙质土壤尤其适合花生生长,年种植花生1万多亩,年销售花生5万吨以上,是皖东地区最大的花生集散地。记者在该镇看到,10多栋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伴随着机器轰鸣,炒熟的花生拌入糖浆,经过流水线操作,变成了花生糖、花生酥等美味零食。这便是藕塘花生产业园,正是在这里,一粒粒花生米完美实现“七十二变”,身价倍增。

产业发展好不好,关键看联农带农成效。在定远县仓镇产业园,记者了解到,产业园创新采取了党建引领、村企联建的新模式,即由6个村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建标准化厂房,实行固定资产“入股分红”。2022年,产业园共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270余万元,这6个村都得以实现村集体收入百万元的目标。

据悉,定远县已建成14个乡镇产业集中区。截至目前,14个集中区的39个扶贫(衔接)项目,累计带动1114人增收。

村庄如何治理?陆郢模式赢得民心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变群众为“站着看”为“主动干”,是各地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明光市,记者了解到,该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探索打造的“低成本、可复制、可借鉴”的 “陆郢模式”,入选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也为时下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样板。

4月11日,记者在明光市苏巷镇陆郢村民组蹲点调研中看到,村内道路十分整洁;家家户户门前屋后,一方小院几亩地,种满了桃树、樱桃树,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村民理事会会长曹士庆指了指小院香樟树上挂着的一块牌子——树下议事点,打开了话匣子:“这里就是我们理事会和村民经常议事的地方。只要是对全村村民有利的,就要坚决落实到底。”

曹会长说,以往的陆郢是典型的“三乱三多三没有”:污水乱排、垃圾乱堆、杂草乱生,废弃房屋多、废旧猪圈多、简易旱厕多,没绿化、没路灯、没生机,人居环境整治迫在眉睫。是等着政府还是自己先干?2015年,村里成立了整治环境群众理事会,曹士庆被推选为会长。砍杨树、拆猪圈、修道路……在村民理事会带领下,陆郢人居环境整治轰轰烈烈地展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理事会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果树、发展经济林,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近年来,明光市全域推广“陆郢模式”,先后打造了涧溪镇侯胡郢、腰庄、三界镇南岗等示范点147个。

在涧溪镇鲁山村侯胡郢村民组,村党支部副书记杨保怀感慨地说:“2019年为了垫路基,全体村民上山捡石头,中午都不回家,盒饭送上山,直到把路修好。”

“老百姓怎么这么‘听话’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杨保怀拉着记者来到村里的广场上说:“刚开始也不听啊,砍杨树,拆猪圈都不愿意。这个广场原来是我哥哥、弟弟的6间老屋,扒完后把宅基地无偿送给村里建了广场。村干部带头、理事会(成员)带头,老百姓才会理解支持。”

除此之外,还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去年侯胡郢家家户户都分了1000多块钱,总共分红十六七万元。”杨保怀告诉记者,环境提升后,村里把闲置农房、塘坝等对外出租,老百姓都受了益。

在陆郢,逢年过节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年轻人还主动加入理事会。“只要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最终会被这种真情打动,实现良性循环。”曹士庆说,村民理事会要避免成为“摆设”,这是最大“法宝”。

乡村谁来振兴?人才问题亟待解决

2022年,中年汉子梅其飞决定返回家乡定远县藕塘镇。

梅其飞原在合肥一食品企业上班,听说家乡建了产业园就回了家,在藕塘花生产业园一企业担任生产厂长。4月11日,梅其飞站在车间里告诉记者:“现在上班离家近,能就近照顾父母,工作也很有空间,比在外面打工更安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记者在明光市三界镇郑岗村南岗组调研时,正值傍晚时分,晚霞映照在茶园上,勾勒出一幅生动唯美的乡村振兴图景。

望着眼前的美景,张华菊更坚定了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样好的风景,这么好的土地,我一定要做出最好的产品给大家。”张华菊原来在江苏经营茶叶生意,4年前回到南岗流转了300亩荒山种植白茶。“我从安吉引进白茶新品种,4年没打过一回除草剂,全人工除草。”张华菊告诉记者,茶叶年产量只有七八百斤,但在江苏市场供不应求,“我相信,好的东西一定不愁市场。”

在侯胡郢,同样有个执着的“工匠”新农人——卢家酒坊的卢炳战。卢炳战告诉记者,他只做纯粮酒,用高粱、豌豆、绿豆酿造。“纯粮酒酿好后一定要窖藏3年才能拿出来卖,每年产量很小,但是我们一定要保证酒的品质。”卢炳战说。

发展农业、振兴乡村,需要一批批具有工匠精神、能够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培训本地人才的同时,还要广下“英雄帖”引进人才。

记者从滁州市委组织部获悉,该市已启动实施“满天星人才计划”,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十大举措”3.0版,推深做实青年俊才“新星工程”。今年2月,该市启动“千企百校”高校毕业生大招引活动,先后赴50多所高校开展150多场才企对接会,组织20名高校就业处长滁州行活动,与20多所高校签订“人才合伙人”协议。目前,2.2万名大学生有意向到滁州就业。

“我常常想:乡村振兴,搞产业也好、整环境也好,这一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是人!就是为了把人才留在家乡,把人才引进乡村广阔天地。”在三界镇南岗村,镇党委副书记徐乃正望着夕阳下的一片老屋若有所思地说:“现在我们想学侯胡郢征收闲置农房都难了,有的村民想自己回来做民宿,有的想留着自己养老。”他顿了顿,又说:“这也是好事!只要有人,乡村就有希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