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锵锵锵的锣鼓声打破了洪山镇刘沟村平日的宁静,双基文化广场搭起了戏台,热情的群众已早早挤满了广场。这是刘沟村传承了多年的“三月三大仙姑娘会”,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都会有群众自发的“请戏”,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喜顺。在刘沟村东北角有一棵大官杨,村民长期视为神物,每年逢一次香火会,许愿还愿者络绎不绝。镇文化站站长李传业认为,办好乡村群众自办的文化活动,说到底还是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深挖民俗价值,打造传播主旋律。要解决好主旋律作品越来越没人看和低俗文化表演有人看的问题。除了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更要广泛挖掘乡村特有的文化价值,组织兴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培养一批乡村文化志愿者。同时抓住当前新媒体传播方式,让爱刷短视频的群众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在“三月三”这样的农俗节庆里形成传播矩阵,不仅让群众线下热闹,在线上也热闹起来。
根植历史老风俗,面向未来新风气。对农村地区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只能治一时,只有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才能革除陋习气、弘扬新风气。例如设置“文明积分”兑换超市、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红白理事会”等。
打造“全面”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彰显着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精神世界的丰富,助力乡村的全面发展,让农民的思想文化价值得到认同,才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更持久、更广阔的动力。(祝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