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报纸上见到你的成就,你涉三县找寻种苗,历十年痴情黄精,今天一见,确实不同凡响。”近日,岳西县人大农工委主任王岳勋一行深入田头乡闵山村、柳畈村调研中药材产业,在闵山村徐义仲百亩黄精基地,王岳勋感慨地说。
“闵山村海拔高、生态好,既然山上有那么多野生黄精,我想一定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说到种植黄精的初衷,徐义仲想法依旧坚定。
近年来,乡、村为支持徐义仲发展种植黄精产业,积极为他流转山场,历经十年时间,如今徐义仲的黄精基地已经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超过100亩。
据徐义仲介绍,黄精生长时间越久,质量越优,价格越好。去年是他种植黄精的第九年,第一批挖了黄精9吨,以70元每公斤的价格销售出去,挣了十几万元。此外,他采取轮流发展、轮流开挖的模式,将挖起来的嫩黄精作为种子栽插到基地里,可以继续繁殖,收入可实现每年递增。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徐义仲大力发展黄精深加工产业,“我去年买了蒸炉,精选了200斤黄精,完成‘9蒸9晒’工序,市场上能卖到600元每公斤,收益非常可观。”
“补强中药材产业链,我们要向开发产品要质量、要收益。”王岳勋兴致勃勃地说。
当天,王岳勋一行在乡人大代表的陪同下,还来到柳畈村余小六中药材种植基地,对白芨、丹桂、厚朴产业进行调研。
余小六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中药材,在农户茶园桑园里套种丹桂300亩,“农户出地,我出钱买丹桂苗子,不仅不影响农户茶叶养蚕的收入,他们还可以和我分卖花粉、卖苗木的收益,我和农户都能挣到钱。”余小六高兴地说。
据了解,乡村还鼓励余小六成立了“岳西县小六中药材合作社”,吸收农户带资入股,采取“合作社+中药材+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中药材产业丹桂300亩、厚朴100亩、白芨80亩、辛夷50亩。
田头乡积极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王岳勋表示,当前中药材发展潜力大,县乡人大代表要帮助种植大户在种植技术、销售途径等方面发散思路、开拓创新;要继续听民意、会民心、传民声,当好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传声筒,合力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