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安徽农金
“金融村官”送贷上门解难题
来源:李晓磊 龚晨晨 曹艳 2023-04-19 10:42:07 责编:白云磊 曹荣 陆向平

“小店开起来了,经营走上正轨,生活开始有了奔头!”近日,郎溪县凌笪镇的熊大哥一边整理店铺内的渔具,一边乐呵呵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的熊大哥,其妻子也身患侏儒症,一对儿女还在上学,过去除了种地收入,基本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生活十分贫苦。他感慨,多亏了农商银行“金融村官”的帮扶,让他有了自己的渔具小摊,随后又变成了20多平方米的小店,一家人总算踏上了脱贫致富的路。

“像我这样的,想做生意,可以贷到钱不?”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熊大哥的场景,“金融村官”龚晨晨记得,那是在2021年一次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上,熊大哥在现场解惑环节第一个举起了手,但站起来后硬是愣了很久才问出这么一句话。会后,龚晨晨立即找到了熊大哥,经过充分了解需求和基本情况后,第一时间为熊大哥办理的授信额度为3万元的小额贷款。2021年,熊大哥用贷款批发了渔具鱼饵,在镇上干起了地摊零售。他勤劳、诚信,小地摊的生意也日益红火起来。

2022年,龚晨晨眼瞅着熊大哥生意越来越好,有时上午出摊,中午就渔具卖光,收摊了。他便找到熊大哥,不仅建议他做起门面生意,还为其续贷了5万元小额贷款。就这样,熊大哥在凌笪镇的街道上租了一间门面,起名为“小熊渔具店”。

“晨晨就像是我们的家人一样,处处为我们着想,还指导我们开通网店、直播等销售新渠道。”熊大哥表示,仅去年,店里通过网上渠道就卖了100多支鱼竿,收入2万多元,鱼饵也卖了上万元!

主动送贷上门,关心农户经营状况,给予技术、销售指导……近年来,在郎溪县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支队伍:他们进村入户,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他们开动脑筋,为农户们送上致富“金点子”;他们真心实意,为百姓们送去贴心服务,他们就是郎溪农商银行的“金融村官”。

“我行积极探索‘党建+整村授信+金融村官’新模式,按照‘政治品行优、工作业绩优、工作作风优’的标准,选派共60名行长、客户经理入驻各个乡镇、村部担任‘金融村官’。”郎溪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为引领,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载体,以“提升涉农普惠金融覆盖面”为目的,用三年时间(2020—2022年),建立县域内农村客户基础信息数据库,所有行政村(农村社区)做到全面建档,完善农户经济信息,为农户实现精准画像。同时,选拔业务骨干深入农村挂职“金融村官”,带动资金、服务、金融产品下沉,服务乡村振兴。

“前几天程经理来为我更换了新的小喇叭,现在收款提示清晰又响亮,不必担心收错账了!”郎溪县建平镇南东村的刘大姐,去年在郎溪农商银行“整村授信”中,获得了5万元的贷款扶持后,开了家小超市。她说,每个礼拜,该村“金融村官”程凯都会来店里转转,关心经营情况,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并宣传一些金融知识。上周她反映收款小喇叭不怎么出声了,经理第二天就送来新的,并为其安装。

“‘金融村官’每周都会到农户家走访,通过一对一的走访帮扶,及时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该负责人表示,作为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金融村官”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党建+信用”工作,从客户信用评测6个等级和乡风文明评议8个方面着手,为银行的精准对接起到了中间“领航员”的作用。

该行还实施“金融村官”半日走访制,以党支部为基站,依托部署在行政村的“金农信e家”,定于每月8日、18日和28日开展“金农驻点日”,强化金融知识宣传、落实金融志愿服务、推动业务产品营销,有效缓解柜面压力、方便农户村民办理业务。

截至年3月末,该行“整村授信”创建已覆盖县域所有乡镇,共创建对象88个(行政村/农村社区),涉及农户86484户,建档率100%;依托“金融村官”的中间桥梁作用,已办理新增客户授信7785户,授信金额107534.37万元、新增用信余额87264.78万元。

(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龚晨晨 曹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