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肥东县包公镇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维护,从援助宣传多元化、服务举措便民化、法律服务持续化等方面突破,“三举措”全方位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法律援助宣传多元化,让法援知晓度更“广”。加大对家庭暴力、离婚纠纷、农民工讨薪、抚养赡养费等案件以案普法力度,包公镇有效整合实体宣传与网络宣传,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将相关法律法规制成宣传折页,并依托秀美包公镇微信公众号和包公故里人微信群等法律援助法律知识进行普法,保障普法宣传全覆盖,提高群众维权意识。2023年以来共开展6场次普法活动,教育人次达1000余人,印发宣传资料共3000余份。
二是服务举措便民化,让绿色通道更“快”。包公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办事大厅法律援助事项全部公开公示,为广大特殊群体提供齐全的咨询、接待、受理一站式服务,建立值班制度,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并无偿代写法律文书。今年以来共接待特殊群体咨询量达50人,代写文书2份。同时,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审批手续一次性办结,免予经济困难审查。2023年以来共提供援助特殊群体50人次,其中农民工40人,妇女30人,残疾人2人,未成年人1人,老年人35人。
三是法律服务持续化,让援助质量更“优”。重点围绕特殊群体,不断增强法律援助质效,扩大服务惠及面。优化援助内容,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坚持调援对接,通过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对其因证据缺乏等问题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直接引导至人民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帮助特殊群体中速度快、隐患小、执行好的优势,做到矛盾纠纷“零积压”。(陈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