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向东村,在村扶贫产业基地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十几位村民正在给套种的牛心甘蓝菜除草。在这个幅员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2775人、在册党员73名的村子,坚持党建引领,市场调研先行,依托科技智慧赋能,加强田间管理,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强村富民之路,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60万元。
党建引领助力。该村从薄弱的重点贫困村,发展为年收入约60万的集体经济强村。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向东村党总支始终把基层党建放在首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党总支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工作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红色引擎。”向东村党总支书记夏传福说。
市场调研先行。“虽然我村已经成功从重点贫困村出列,但是如何提升自己的造血功能,如何使民富村强,如何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我们村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夏传福介绍,“我们经常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商讨这些问题,民富村强是大家共同的心声”。该村两委成员,经过多方考察比较,认为牛心甘蓝菜无须在大棚内种植,管理简单,病虫害较少,周谷堆批发市场和周边乡镇蔬菜经营商能够保证销路,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上其它类包菜,且耐存储。代表们一致同意在山核桃基地套种此种菜品。年前,该村已经套种了牛心甘蓝菜30亩,这个月底成熟,预计纯收入6万元。
技术支撑赋能。4月1日,该村邀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黄兴召到山核桃园进行技术指导。黄兴召从事果树及蔬菜的种植、管理、保护研究工作有着10余年的实践经验。他对山核桃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就修枝、施肥等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为了跟上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双方达成了长期帮扶合作伙伴计划,后期将在有机蔬菜、特色瓜果等方面形成点对点技术帮扶。“这种技术帮扶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夏传福表示。
田间管理在线。蚜虫是小麦生长中很普遍、危害很严重的害虫,有危害时间长、繁殖速度快、抗药性强等特点,一旦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严重减产。当下,正是小麦蚜虫高发的季节,该村立即组织技术员对小麦进行无害化除虫。“从播种到收割,这中间的管理我们一直不放松,有专门的技术员把关,打药、除草、上水,样样都根据时令落实”,夏传福说到。
2023年,该村集体种植小麦226亩,山核桃75亩,山核桃林地套种牛心甘蓝菜30亩,预计收入突破100万元。近日,苏庄村民组林地资源与滁州景航科技正在洽谈,初步达成流转200亩林地资源,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该村民组群众增收近10万元收入,为富民强村进一步夯实基础。(夏晓虎 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