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龙城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建于2022年1月,同时全镇还设立了25个代表工作室、26个代表接待岗、102个代表联系点。近年来,该镇把建好代表工作站、室、岗、点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有效手段,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连心桥”。
在“建”上下功夫,规范阵地建设。该镇按照“全覆盖、标准化、全员化、多样化、闭环化”的要求,及就地就近、方便选民,方便群众、方便代表开展活动的原则,建设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岗、点。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人大代表接待群众、视察调研、意见处理、信息公开等制度,把代表信息、联系方式,开放时间等“上墙”,实现人大代表工作站信息公开化;站内电教设备、书籍、杂志、报纸等资料一应俱全。
在“管”上做文章,优化处理流程。工作站、室对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处理,对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的,及时转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对不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的,报县人大常委会,按照程序交办。同时该镇代表工作站统一规范接待选民与群众登记表的格式,供代表在接待选民与群众时填写,代表工作站、室定期做好接待资料汇总归档和总结,建立并完善台账,使代表履职留下痕迹。
在“行”上严要求,提升履职能力。该镇人大代表工作站积极顺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每月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开展学习、调研活动。2022年以来共组织5次学习活动,包括省、市、县委人大工作精神、代表法、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等;组织代表就城区防洪、秸秆禁烧、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防溺水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人民群众形成了对代表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提升了对代表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进而营造尊重代表、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积极参与代表活动的良好氛围。
在“用”上见成效,注重工作实绩。实践证明,代表工作站、室、岗、点为代表联系选民和开展监督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是基层民主的一次有效尝试。一方面强化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各级代表直面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需求,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为民履职的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密切了代表 与群众的联系。代表工作站、室、岗、点规范化建设,为代表搭建了履职的新平台,延伸了体察社情民意的“触角”,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再次发挥了代表的履职作用。该镇代表工作站对人大代表进站、室、岗、点联系接待群众活动作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充分发挥各级代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形成代表为民办实事的有效机制。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聚民意, 惠民生”行动,每人每月至少提出1条建议,将群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经由人大途径反映,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下情上达、开阀减压、促进和谐的作用,深受群众称赞。(潘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