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炎刘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抓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应急式“输血”到可持续“造血”转变,跑出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释放资产“原动力”,激发集体经济新活力。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有效途径,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认真开展“三资”清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以发包、租赁等方式加以利用。集齐村级闲散土地,引入养殖、种植企业,收取土地流转服务费。盘活利用老村部、破校舍、废厂房等旧资产,开发新建门面房、沿街商铺等新资产。目前共盘活闲置低效生产空间2.35万平方米,仅新桥村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连续多年全县第二,并荣获淮南市首届发展集体经济擂台赛优秀奖。基本实现了乡村治理有效、闲置资源盘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三赢”局面。
激活创新“驱动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炎刘镇独特的“一镇两园”格局,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炎刘街道作为园区驻地,利用新桥产业园闲置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多年来共种植苗木2800多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各类花卉苗木200余万株,产值达500余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高达256万元,连续多年全县第一,在淮南市首届发展集体经济擂台赛中获二等奖。结合园区建设、小区管理和产业发展需求,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劳务中介等经济组织,通过提供劳务、产品等方式每年增加村级收入5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实现了村、企、民三方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挖掘人才“引领力”,注入头雁竞飞新动能。注重选配素质高、思路广、办法多、会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任职,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吸纳17名本土民营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等到村工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工业经济思维和元素。紧扣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发展理念,定期组织农业技术种植专家团队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入户送技等方式集中开展种植养殖技术讲习,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讲习12次,实地技术指导50余次,解决农户技术难题122个。(朱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