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好一半谷”。育好秧苗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惊蛰后正是春播的好时节,再生稻陆续进入育秧期。近日,笔者来到郎溪县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的育秧大棚里,只见一排排的育秧盘摆放整齐,嫩绿的秧苗吐露出新芽。
走进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的集中育秧基地,育秧流水生产线忙而有序,伴随着机械运作的声音,装底土、施肥、洒水、播种、覆土……所有工序都由机器一次性完成,工人们只管加料、摆盘、收盘,经过这流水线的作业,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整个流程不超过一分钟。“育秧流水线一个小时就可以制好1000盘秧盘,满足50亩田的需求量。‘工厂化’育秧大幅缩短了育苗时间,而且秧苗的出芽率更高、更均匀,生长又快,移栽时间上要比传统人工育秧快8-10天。”育秧基地的负责人刘荣军说道。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工厂化”育秧具有恒温、保湿、节肥的优势,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节省劳动力,机插秧合理密植,大大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育秧盘完成播种盖土工序后,通过“小火车”被运送至塑料大棚内整齐摆放,进行集中育秧。“目前,我们中心已经接到超6000亩的育秧订单了,有不少育秧订单还是来自于周边的县市。为了有效保障春耕不误农时,我们三月初就开始进行培育,目前再生稻的情况,出苗整齐,长势也非常好,还有20天左右就能下田插秧了。”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陈钦建告诉笔者。今年的订单比去年翻了一番,明年我们准备将育秧面积扩大到8000亩,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服务。
据了解,2022年该中心开始使用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目前已经有28个育秧大棚,可以同时培育13万张秧盘,播种面积能达到6000亩。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不仅可以向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机收、粮食烘干等“菜单式”服务,还可提供全程托管的“保姆式”服务,为小农户和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多种选择,促进更多的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则成为关键。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全力推广像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这种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通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粮食生产现代化种植水平,为粮食稳产增收铺好‘稻’路。”建平镇副镇长任刚说。(蔡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