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探馆上海农交会|安徽土特产香飘“十里洋场”
来源:安徽党媒云记者 张玉芳 实习生 杨泽慧 2023-03-19 12:21:39 责编:许雅婷 许梦源 谷京荣

时间向后,安徽向前。时隔两年,安徽农展再度出征上海滩,将4000多种绿色产品“送”到上海市民家门口。展会时间也从往年的12月底变成了3月,地点从上海市光大会展中心临时改到了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时间变了,地点改了,但是,安徽输出优质农产品的初心没变,上海市民迎接安徽好产品的兴奋与热情更没变。

3月17日,第22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展会(简称上海农交会)正式开馆迎客,虽然下起了大雨,但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里面却是热闹非凡。参展企业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蒸、煮、煎、炸齐上阵,热情地招待着上海市民试品、试吃。许多人更是人手一辆推车,里面装满了鸡蛋、土猪肉、烧鸡、蜂蜜等产自安徽的绿色有机产品。

土特产品依旧唱主角

久别重逢,本届农交会诚意满满。安徽组织了18个展团、1000多个展销主体、4000多种展品集中展示,还邀请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600多个采购商以及上海高校后勤集团采购单元前来对接,参展产品、嘉宾规模均为历届之最。

底气来自于实力。“安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完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赫璞峰说,近年来,安徽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培育了一批加工强县、强园、强企,全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83个,位居全国第6位。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增长12.9%。同时还建成了安徽酥梨、安徽徽茶、江淮小龙虾、亳药中药材等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我省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赫璞峰说。

“上海农交会的嬗变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佐证。”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一名多次参与上海农交会布展的工作人员感慨地说:“最开始就是提篮叫卖,后来慢慢有了初加工产品;现在则是以深加工产品为主,就好像是农贸市场到超市的转变。”

外在美的华丽转身下,是内在不变的安徽各地地道的“土味道”。

“‘土’和‘特’是我们的‘法宝’。”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说,本届农交会以“生态安徽·绿色食品·合作共赢”为主题,注重依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此次参展产品涉及瓜果蔬菜、粮油、水产、畜牧、白酒、茶叶、预制菜、农副产品、农资农机农技、休闲农业等10大类上千种名优农产品,如长丰草莓、砀山酥梨、太平猴魁、霍山石斛、滁州滁菊、洽洽食品、三只松鼠、古井贡酒以及黄山臭鳜鱼、符离集烧鸡等,80%以上为“三品一标”农产品。

在芜湖市展区,来自芜湖德能家庭农场的野猪肉吸引了参加展会的上海市民。“这是养殖的野猪肉,放心吃吧。”刘德能笑着告诉大伙儿,有一年山里的野猪跑进他家猪圈配了种,随后母猪生下来一窝杂交小野猪,让他走上了养殖野猪的道路。“野生野猪肉粗,改良后肉质细腻,比家猪更香。”刘德能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参展,就是想把这一独特风味推向上海市场。

在铜陵市展区,枞阳县新长河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参展品也是颇具当地特色的土特产——枞阳黑苦荞。一说起黑苦荞,公司法人陈洪就滔滔不绝:“枞阳历史上就有种植苦荞麦的传统,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近两万亩,同时大力发展苦荞麦深加工产业。我们的产品有苦荞麦茶、苦荞麦糊、苦荞麦面三大类。”陈洪深信,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重视,苦荞产品定会成为长三角市场上的“香饽饽”。

宣城市展区的旌德黄牛肉也是这次会展的“新客”。“旌德黄牛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旌德人的宝贵遗传种质资源。” 旌德黄牛产业协会会长邱孝青告诉记者,2019年,旌德黄牛被农业部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旌德县努力把地方产品保护好,把产业做大做强,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2022,全县存栏量达到2.58万头,产值达到6亿元,销售额3.5亿元。“这次我们带来了生鲜牛肉,就是希望旌德黄牛走进上海,走向世界。” 邱孝青说。

传统产品玩出新花样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一些传统产品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市场瓶颈,转型是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在芜湖云雀家庭农场的展台前,一幅乡村振兴图吸引了众人目光。“这是用麦芽糖做的糖画。”首次来上海参展的农场主王强说:“接到组委会通知非常激动,我就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制作了这幅乡村振兴图,展示乡村振兴新风貌。”王强告诉记者,麦芽糖混合添加剂,再经过处理,不会霉变,可以长期保存。

麦芽糖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但在时代发展中逐渐被遗忘。学艺术多年的王强回到农村后,开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糖画制作。“把我的艺术构思与糖画技艺相结合,将麦芽糖变成艺术品,让农产品玩出新花样,有助于提高附加值。”王强说。

肥东的手工牛轧糖也是当地风味的代表。但是,在这个“闻糖色变”的时代,手工牛轧糖也遇到了市场危机。在本届农交会现场,面对展销人员端来的牛轧糖,上海市民大多下意识地摆手:“怕甜,血糖高。”参展商赶紧解释:“这是木糖醇生产的牛轧糖,专门针对高血糖人群和儿童。”“清甜,不腻。”一名上海市民品尝后赞不绝口。

预制菜越来越“吃香”

5分钟做道菜、8分钟出锅汤,要问这两年农业领域最火的热词,非“预制菜”莫属。在本届上海农交会上,预制菜也成了一道最特别的“招牌菜”。

“这个鱼拿回家怎么烧?味道像不像你们本地吃的那种味道……”在宴仙食品的展柜前,上海市民朱先生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对展出的预制菜臭鳜鱼充满了好奇。

“这两年预制菜非常火,我们主打徽菜预制菜生产,目前有臭鳜鱼、毛豆腐等八九个徽菜品种,让人足不出户饱享徽州美味。”宴仙食品总经理助理程飞扬告诉记者,去年公司预制菜销售额达到1.3亿元。臭鳜鱼主要向酒店、餐馆供货,现在家庭购买的也在逐渐增多。

记者从本届农交会上获悉,徽州臭鳜鱼作为安徽预制菜的典型代表,在黄山市有生产企业近50个,2022年产值达到了40亿元。

预制菜站上“风口”,一些传统种养殖企业也不甘落后。在本届展会上,天邦食品也带来了预制菜新品“—飘香肉”和“香酥鸡排”。“天邦作为传统养殖企业,做预制菜有天然优势,自己养殖自己加工,有助于食品安全把控。”天邦股份相关人员说,天邦去年在临泉县的屠宰厂上线了深加工生产线,年产能达5万吨。

“我省预制菜产业处于起步后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阶段。”杨亚明说,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有近1/4的企业涉足预制菜产业,2022年总产值突破了700亿元。

但从发展现状看,安徽预制菜产业存在领军企业带动效应不强、中小企业分散、产业链融合不紧密、机械化程度低、保鲜技术有限、全产业链安全标准化生产不完善等问题。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表示,安徽将加强全省预制菜产业现状分析研究,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相关的农产品、调味品、加工物流等细分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同时加快提升全产业链研发能力。以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基础,加快建立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和集中配送中心,通过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推进预制菜原料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产品行业加工企业的培育,引导已步入预制菜赛道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全品类预制菜。(安徽党媒云记者 张玉芳 实习生 杨泽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