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枣巷镇
枣巷镇: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牛产业规模化发展
来源:焦亚男 2023-03-05 12:13:21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夏朝阳

“感谢科技特派员的指导,让我的收入有了提升,同时也帮助我规划了目标和方向。”近日,凤阳县枣巷镇车杨村养殖户车志好说。据了解,车杨村村民车志好之前只是零星散养小户,趁着县上鼓励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政策东风,购进了一批肉牛。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肉牛存栏量达到了30多头,一年的纯收入基本上在十几万元。

近年来,该镇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不断加大特色养殖力度,定期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加强畜牧品种引进改良,围绕饲养管理、防疫用药、配种服务、粪污处理等方面,安排科技特派员上门开展细致的技术指导,解决养殖户的实际困难,为农民解决规模养殖的后顾之忧。

“冬天牛舍要做好防风,一定要保暖,不能让牛喝冷水,防止牛拉肚子,不要怕麻烦,每隔一天得清理一次牛圈,及时打预防针。喂干料的话要少给勤添,短草配长草、好草配次草,粗细饲料搭配做到多样化,给牛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怀孕的母牛在天气好的时候拉出来晒晒太阳,增强牛的体质。”去年十二月,在凤阳县枣巷镇枣巷社区养牛场,一场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会吸引了附近村子20多户养殖户前来观摩取经。

“牛保姆”现场传授“养牛经”,在培训会上,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技特派员汪道兵、朱志海、蔡永兵等人认真耐心地对养殖户们讲解冬季养牛的注意事项。

“非常感谢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为了能让我听得懂、记得清,对我提出来的问题,全都详细地解答了,有的复杂的技术问题都说得特别透彻。我这次学到了非常实用的肉牛养殖和防疫技术。”枣巷社区的史元卒夫妇对科技特派员充满感激之情。

看着牛棚里怀孕的几头母牛吃得正欢。史元卒说:“这两年看着养牛发展前景好,县级产业发展奖补政策也好,我就心动了,开始小规模养牛,可是我不懂技术,没有经验,牛长得慢还总是生病。多亏了科技特派员到村里来传经授课,传的经就是管用,冬天牛不掉膘,不生病,还长得快。所以我是打心眼里感谢科技特派员。”史元卒介绍,今年准备再改建一下养殖圈舍,扩大养殖规模,现在主要是以育肥为主,六七月份左右出栏,黄牛育成时,每头牛的价格能达到近2万元,收益十分可观。

据悉,在枣巷镇像车志好、史元卒这样的小规模养牛户还有几十户,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养殖户们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分享给左邻右舍,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牛产业发展路子,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特派员下乡入村,面对面向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手把手指导牛病防疫,2022年该镇开展养殖和防疫服务800余人次,培训养殖户300余人次,为枣巷镇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科学技术是支撑,产业兴旺是关键。该镇充分利用资源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原则,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推广示范作用,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培育致富带头人,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养殖,改善饲料品质、加强疫病防控,积极对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加快形成规模效应,让牛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牛动力”。(焦亚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