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长华: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的“播种人”
来源: 巫翠云 2023-03-01 23:10:30 责编: 陈亮

在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有一位长期活跃在文化舞台上的“热心人”,他叫伍长华,政协弋江区七届、八届委员会委员,农工党弋江区副主委,芜湖市戏曲家协会理事,三山音乐戏曲舞蹈家协会主席,三山经济开发区蓝艺剧团团长。多年来,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乐于清贫,默默耕耘,坚守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事业上,把满腔热血播撒在三山的每一寸土地,把一腔赤诚奉献给三山的每一位观众。

自筹资金,认真筹划,精心组建“文化团体”

伍长华自幼热爱文艺,在中学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走上社会后一心扑在社区文化事业上,利用早晚和周末时间和社区干部一道,深入到社区居民家中,走访了解,摸排信息,建立社区文艺积极分子个人爱好档案,积极吸纳会员加入社区各个艺术团体。自筹资金,乐于奉献,打造社区“艺术之家”。先后自筹资金组建三山区蓝艺剧团和三山区音乐戏曲舞蹈家协会,因材施教,自编自导各类文艺节目参加社区重大节庆活动和三山区连续举办的九届社区文化节活动,该团队成为常年活跃在三山文化舞台上的一支骨干力量,撑起了社区文化活动的“一片蓝天”,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播撒精神文明建设的“热心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公益人”。三山蓝艺剧团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百家优秀民营剧团”称号。

精心创作,认真编排,努力打造“文化品牌”

伍长华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有一股热爱艺术的“韧劲”和对中华传统文化执着的精神追求,甘心情愿、无怨无悔把热血和汗水奉献给社区的文化事业。从事文化行业四十余年,坚守初心使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始终坚持以群众喜欢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创作导向,紧跟形势,歌颂三山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期盼,创作并主演《渡江之前》进京演出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亲切接见并高度赞扬,创作并主演的反邪教作品《害人害己》被省政法委选中参加在浙江台州举办的“浙川皖”三省反邪教经验交流会上作汇报演出。2017年,根据中国好人徐占英、徐外秀十六年如一日收养流浪汉的感人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大型黄梅戏《回家》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选中在全市各县区巡回演出10余场,受益群众10多万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赞誉和热情欢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喜的日子,在三山区拍摄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担任主唱,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给予了深度宣传报道。为弘扬“渡江战役”精神,缅怀英烈,不忘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创作了大型黄梅戏《江淮英烈胡振球》深入村居企业演出,进一步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决心信心和动力。多年来,伍长华同志带领蓝艺剧团的演员们不辞辛苦,深入六安市、马鞍山市、巢湖市和芜湖市周边县区开展戏剧演出活动300多场,把中华传统文化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此外,每逢“六一”儿童节、“重阳节”,多次到三山老年大学、各中小学、敬老院开展“送戏曲”慰问演出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今年,以中国好人肖茂盛为原型的戏曲《田间华佗》正在创作中,为乡村振兴文化赋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汗水一份喜悦,在三山区连续举办的“社区文化节”中,该协会选送的节目多次获得头奖,创作的文艺作品连续多年被评为芜湖市“五个一”精神文明工程奖,三山区“最佳原创作品”奖,三山区“双十佳文明单位”,本人也先后获得安徽省首届“乡村文化带头人”、芜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不辞辛劳,奔赴一线,争当抗疫“先锋卫士”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伍长华积极响应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号召,主动请缨、以身作则、服务大局、奉献社会。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到哪里,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报道,接受疫情防控岗前培训,在卡点志愿服务200多天,不辞辛苦,不计报酬,诠释了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疫情防控剧团“零收入”的特殊困难时期,还带头为抗洪抗疫一线捐款捐物,彰显了一名农工党党员“大爱无私”的诚挚情怀,此外,伍长华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在闲暇之余,创作抗洪抗疫作品《三山抗洪歌》《中华儿女当自强》,深入一线慰问演出。2021年被授予农工党安徽省委“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农工党“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有一种追求,叫无怨无悔;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伍长华的戏曲文化道路还在继续,他将默默耕耘,坚守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事业上,愿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人,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为三山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巫翠云)

    相关新闻